毛巾行業深受“毒染料”危害
浙江是我國毛巾生產大省。近日浙江省質監部門聯合國家紡織產品質檢中心在對市場上銷售的毛巾進行專項抽查中發現,抽查的80個批次,僅16個批次合格,合格率低至20%,其中一些易掉色的毛巾被檢出高致癌性物質聯苯胺超標,有的甚至超標上百倍。由于毛巾行業生產門檻低,工藝技術要求不高,粗制濫造,非法使用有害染料、劣質原料等情況時有發生。這些不合格毛巾主要來自于一些不正規的小企業和批發市場。
決定毛巾質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棉紗和染色,而抽查中發現,恰恰是棉紗和染色兩個關鍵環節出現問題,造成毛巾吸水性差和色牢度差。
為降低成本,一些企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采用含有大量滌綸成分的產品冒充100%純棉產品,還有的企業為了改善毛巾的手感,在滌綸毛巾中添加大量柔軟劑。這樣的毛巾雖然手感好,但是吸水性相當差。這樣的劣質毛巾目前國內有不少企業還在大量生產。
然而,值得關注的毛巾質量問題,還有染料。目前,我國用于紡織業的染料,主要是活性染料、還原染料和直接染料。
其中活性染料和還原染料染出的毛巾顏色鮮艷,色牢度好,由于采用環保成分,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但是這兩種染料價格較高。而直接染料的價格只有活性染料和還原染料的1/10,染出的產品則色牢度差,更為嚴重的是,直接染料大多含有聯苯胺等芳香胺類物質。
據統計,我國現有上萬家毛巾企業,毛巾品類豐富、花色繁多,產地遍布全國,年消耗棉紗近150萬噸,年產值達700多億元,年出口額約為20億美元。巨大的內需和外銷市場,使我國成為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的毛巾生產大國。但是在行業不斷壯大的同時,一些小企業卻動起了歪腦筋。
毛巾質量問題被曝光,已引起業界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表示,向社會提供安全的產品,是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要履行這種社會責任,就必須強化社會責任感,加強企業自律。國內毛巾生產企業應嚴把原料關、染料關、工藝質量關、水質關,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生產,進一步樹立為消費者負責的生產理念,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毛巾消費環境。
信息來源:消費日報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精品鵝絨被》標準出臺,快看看你買的被子達標了沒?
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起的《精品鵝絨被》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詳情附文...
三千多元買四床廉價柞蠶絲被
11日上午,泰安市質監局“纖檢進社區”活動走進農大社區,為市民免費講解鑒別絮棉制品、蠶絲制品的知識,并現場幫市民做鑒定。...
黃島檢疫局現場檢疫入境棉花
8月8日,山東黃島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一批入境棉花進行口岸現場檢疫黃島口岸是全國第一大棉花進口口岸,黃島局采取多項措施,...
上海集中銷毀不合格進口服裝
12月12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了近期查獲的不合格進口服裝和仿真飾品,共計銷毀110批次、16710件商品,貨...
明超舉辦賀新年大型活動
為了慶祝明超家紡2011年銷售業績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全面促進2012品牌升級,趁跨年迎新之際,公司總部整合旗下夢天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