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紡企4招度過棉花“真空期”
2014年8月31日棉花拋儲結束,9月1日起國內棉紡織企業開始面臨棉花市場的另一番局面。由于連續3年的棉花收儲政策,目前市場上可以流通的優質棉花資源幾乎枯竭,而新棉花要10月底才能出疆到達內地下游紡織工廠,如果再要求入庫公檢后憑公檢報告才能安排出運和申請補貼的話,那么新棉上市還要延遲15天左右。那么在這個長達60~70天的“真空期”內,市場上將無棉花可供買賣。
由于拍儲棉花需要大量資金,在棉花價格下跌趨勢中,持有庫存就意味著虧損,庫存越多虧損越大,所以中小型紡企大都采取“隨用隨買”的策略。但在“真空期”期間,小型紡企要面對“隨用”的時候卻買不到棉花的尷尬局面。除了停產之外,中小型棉紡織企業維持生產的原料從哪里來呢?筆者走訪了幾家小型棉紡織廠,發現中小型棉紡企業應對棉花“真空期”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是利用前期得到的進口棉花配額。8月31日之前,中小棉紡織廠抱團“團購”棉花,得到相關的棉花進口配額按比例分享,在9~10月集中使用,用進口棉替代用棉缺口,此舉可以拉低棉花原料成本,這也將使得9~10月港口保稅庫里外棉報價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撐。
二是更換產品品種。目前粘膠原料的價格已經跌到5年半以來的低位,滌綸價格也很具有競爭能力,莫代爾、天絲等棉花替代品不再“高大上”了,這些原料大大沖擊了棉花纖維的市場份額,最近又傳出“超仿棉”新型聚酯纖維將實現規模化生產,引起了下游客戶的關注。
三是尋求進口紗代替。由于低支紗耗棉量大,所以主要從境外進口,委托境外工廠做貼牌生產,并且要求境外供應商按照國產紗的標準包裝,到中國港口清關后按照中國國產紗銷售。
當前,我國的棉花生產、消費雖然可稱得上是世界之最,但是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定價權卻由歐、美、澳洲等地的產業寡頭和金融寡頭控制著。目前,業內人士討論的已不再是國產棉花能否跌到13000元/噸,而是在2015/2016、2016/2017這兩個棉花年度,國內棉花價格會不會跌到10000元/噸左右。咋一看到這個數字也許會覺得很嚇人,但是國內棉花價格走勢降低卻已成共識,所以,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否則紡企肯定不會在新棉上市之前采購和囤積棉花等待貶值的。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