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企業轉型尋找生存之道
2014-3-25
自從國內棉價經歷“過山車”之后,國內的棉花價格便一直居高不下,而高棉價給國內紡織業帶來的是高成本和低利潤,在這種大背景下,眾多紡織企業被迫轉型,尋找生存之道。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紡織工業整體呈現出“穩中有增”的趨勢。數據顯示,2013年整個紡織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800億元,增長超過11%,實現利潤3605億元,增長17%。
“看數據紡織業形勢還是一片大好。”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在中紡圓桌論壇上表示,紡織業已進入低增長發展階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紗、布、化纖、服裝等紡織業主要產品產量在去年一季度同比增幅還在10%以上,但到年中降到8%左右,到下半年以后除產業用紡織品增長超12%以外,其它主要產品產量全部降到8%以下。按棉紡協會、服裝協會的測算,2013年紗的產量同比僅實現了超過1%的增長,服裝只有1.25%的增長,接近于零增長,是歷年以來增長幅度最低的。
縱觀2013年的紡織業,棉花內外價差問題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進口棉花配額和棉花收儲已經成為紡織企業的重關注對象。
由于2013年全年紡織行業國內外棉價差保持在4000元/噸至6000元/噸左右,這就給一些沒有進口棉花配額或是配額小的棉紡織企業增加了負擔與壓力。
隨著國際棉價的上漲,我國2月棉花進口也有所下降,據海關總署統計,2月份我國進口棉花24.6萬噸,同比減少13.3萬噸,減幅35%;1~2月我國進口棉花53.9萬噸,同比減少29.7萬噸,減幅35.5%;2013棉花年度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66.3萬噸,同比減少24.6%。
面對無單可接的境況,一些小棉企不得不選擇關門,而一些有實力的棉企則聯合起來轉型化纖類產品。然而化纖產品即使再改良也無法替代棉產品。“棉花產品的吸濕性要比化纖產品強十幾倍,這是目前的化纖產品無法達到的指標。”
與棉企面臨的棉花價格過高不同的是,化纖企業面臨的是由于傳統化纖產品產能過剩而導致的供需失衡。化纖企業首先感受到的是利潤空間被壓縮。
據了解,滌綸纖維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石化產品中的PTA、MEG和PET,約占產品成本的85%。數據顯示,2012年及2013年我國PTA行業進入新一輪產能擴張高峰期,產能急速增長。2013年PTA產能全年仍維持在3300萬噸左右。2013年,我國聚酯產量達到3100萬噸左右。
前瞻網資深產業研究員、分析師歐陽新周認為,長期來看,全球聚酯行業各環節預測供應量均將超過預測需求量。我國PET產能在2011年就已經超過PET的表觀消費量,產能開始出現過剩,未來PET產能過剩問題將進一步突出,滌綸纖維行業的議價能力將有所下降。據歐陽新周分析,PTA行業需要兩年至三年的時間方可消化如此多的新增產能。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紡織工業整體呈現出“穩中有增”的趨勢。數據顯示,2013年整個紡織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800億元,增長超過11%,實現利潤3605億元,增長17%。
“看數據紡織業形勢還是一片大好。”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在中紡圓桌論壇上表示,紡織業已進入低增長發展階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紗、布、化纖、服裝等紡織業主要產品產量在去年一季度同比增幅還在10%以上,但到年中降到8%左右,到下半年以后除產業用紡織品增長超12%以外,其它主要產品產量全部降到8%以下。按棉紡協會、服裝協會的測算,2013年紗的產量同比僅實現了超過1%的增長,服裝只有1.25%的增長,接近于零增長,是歷年以來增長幅度最低的。
縱觀2013年的紡織業,棉花內外價差問題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進口棉花配額和棉花收儲已經成為紡織企業的重關注對象。
由于2013年全年紡織行業國內外棉價差保持在4000元/噸至6000元/噸左右,這就給一些沒有進口棉花配額或是配額小的棉紡織企業增加了負擔與壓力。
隨著國際棉價的上漲,我國2月棉花進口也有所下降,據海關總署統計,2月份我國進口棉花24.6萬噸,同比減少13.3萬噸,減幅35%;1~2月我國進口棉花53.9萬噸,同比減少29.7萬噸,減幅35.5%;2013棉花年度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66.3萬噸,同比減少24.6%。
面對無單可接的境況,一些小棉企不得不選擇關門,而一些有實力的棉企則聯合起來轉型化纖類產品。然而化纖產品即使再改良也無法替代棉產品。“棉花產品的吸濕性要比化纖產品強十幾倍,這是目前的化纖產品無法達到的指標。”
與棉企面臨的棉花價格過高不同的是,化纖企業面臨的是由于傳統化纖產品產能過剩而導致的供需失衡。化纖企業首先感受到的是利潤空間被壓縮。
據了解,滌綸纖維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石化產品中的PTA、MEG和PET,約占產品成本的85%。數據顯示,2012年及2013年我國PTA行業進入新一輪產能擴張高峰期,產能急速增長。2013年PTA產能全年仍維持在3300萬噸左右。2013年,我國聚酯產量達到3100萬噸左右。
前瞻網資深產業研究員、分析師歐陽新周認為,長期來看,全球聚酯行業各環節預測供應量均將超過預測需求量。我國PET產能在2011年就已經超過PET的表觀消費量,產能開始出現過剩,未來PET產能過剩問題將進一步突出,滌綸纖維行業的議價能力將有所下降。據歐陽新周分析,PTA行業需要兩年至三年的時間方可消化如此多的新增產能。
回復 267731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