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進口收緊 紡服企業進退兩難
2014-1-22
據財政部2013年12月16日公布的《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年1月1日起我國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其中,“對關稅配額外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繼續實施滑準稅,并適當調整稅率,以保證國內棉花市場供需基本穩定”一項引發了泉州紡織服裝業內人士的普遍關注。
業界人士分析,滑準稅上調是中國縮減棉花進口的一個信號。作為泉州五大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的紡織鞋服行業,將因此面臨棉花價格、數量、質量等多方面的不確定因素考驗。
進口基準價
每噸上調千元
按照《方案》,2014年配額外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將繼續被征收滑準稅,而適用滑準稅的公式參數微調。棉花關稅完稅價格在15元/公斤以下時,稅率將比2013年高1%—2%左右,基準價上調1000元/噸。這就意味著,當進口棉價格大于或等于15元/公斤時,滑準稅仍按0.57元/公斤計算;而當進口棉價格低于15元/公斤時,滑準稅稅額較2013年提高了200元—300元/噸。
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目前進口棉花13000元/噸—15000元/噸與國內棉花19000元/噸的內外棉價差,滑準稅上調幅度幾乎可以忽略。此外,由于國家執行嚴格的棉花進口配額制,每年只有30%執行滑準稅率的進口棉花配額被劃撥給全國的民營企業,滑準稅稅率調整本身對民營企業的影響進一步削弱。
以民營性質占壓倒優勢的泉州紡織服裝行業為例,根據泉州檢驗檢疫局統計數據,2012年,經該局檢驗進口的棉花數量僅為9431噸,2013年進口量進一步下降為5013噸。假設以進口量較高的2012年作為參照基數,全市紡織服裝企業因滑準稅上調而增加的稅額部分,總共可能近300萬元。
不確定因素增加生產風險
“此次滑準稅本身上調幅度不大,不是業內關注的重點,但從中可以看出國內棉花存在去庫存的壓力!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商會秘書長陳蒼松分析,方案顯示了國家為穩定國內棉花市場,抑制進口棉的傾向。
據了解,由于2011年以來國家執行嚴格的棉花收儲政策,造成國儲棉花存在大量庫存。據陳蒼松透露,截至2013年12月底,國儲庫存棉花總量已超過1500萬噸,約占世界棉花庫存的一半,相當于我國紡織業一年棉花使用量的1.88倍。
從2014年棉花年度(指當年9月至第二年8月)開始,國家不再執行棉花收儲政策。業界人士認為,釋放國儲棉花庫存是必然的,但2014年3月底棉花收儲政策結束前,有關中央棉庫到底將以什么價格、多少數量供給市場等具體政策均無法明確,這無疑會增加企業生產的原材料成本風險!皬睦碚撋险f,大量庫存棉花拋向市場,國內棉價可能會降。但考慮到2012年、2013年國家均是以20400元/噸的價格進行收儲,如果按照收儲價格出售市場,紡織服裝企業的生產壓力勢必進一步增加,國際競爭力繼續削弱;但如果棉價與國際接軌,就意味著每噸棉花國家將補貼5000—7000元,也不太現實。”陳蒼松表示,目前紡織服裝原料價格市場政策不明,制約著企業新一年的生產計劃。
存棉質量引發企業擔憂
令一向重視品牌運營的泉州服裝企業最不放心的,還是中央棉庫的棉花質量。
“根據含水度、強度等專業指標,棉花可以分為不同等級,1級最高,但產量十分稀少,通常只用作配棉。品牌服裝企業使用的棉花大多為2—3級。”一家泉州紡織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解釋,通常棉花每存放一年就降低0.5—1級,而中央棉庫的棉花經過3年的存放,質量上有所打折,這可能直接危及棉紡相關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再者,三年來執行的高價收儲政策脫離了市場規律,而“搭配購買”的“套餐”,又使這種“計劃經濟”有了生存土壤。為了盡可能多地被收儲,高等級棉花和低等級棉花摻兌的混合物大量出現,幾乎是進國儲庫的潛規則。這種棉花紡高端紗不達標,紡低端紗又太浪費,難以使用。對此,泉州紡織服裝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棉花市場“去行政化”、“去庫存”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應考慮民營企業的產品競爭力。
業界人士分析,滑準稅上調是中國縮減棉花進口的一個信號。作為泉州五大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的紡織鞋服行業,將因此面臨棉花價格、數量、質量等多方面的不確定因素考驗。
進口基準價
每噸上調千元
按照《方案》,2014年配額外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將繼續被征收滑準稅,而適用滑準稅的公式參數微調。棉花關稅完稅價格在15元/公斤以下時,稅率將比2013年高1%—2%左右,基準價上調1000元/噸。這就意味著,當進口棉價格大于或等于15元/公斤時,滑準稅仍按0.57元/公斤計算;而當進口棉價格低于15元/公斤時,滑準稅稅額較2013年提高了200元—300元/噸。
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目前進口棉花13000元/噸—15000元/噸與國內棉花19000元/噸的內外棉價差,滑準稅上調幅度幾乎可以忽略。此外,由于國家執行嚴格的棉花進口配額制,每年只有30%執行滑準稅率的進口棉花配額被劃撥給全國的民營企業,滑準稅稅率調整本身對民營企業的影響進一步削弱。
以民營性質占壓倒優勢的泉州紡織服裝行業為例,根據泉州檢驗檢疫局統計數據,2012年,經該局檢驗進口的棉花數量僅為9431噸,2013年進口量進一步下降為5013噸。假設以進口量較高的2012年作為參照基數,全市紡織服裝企業因滑準稅上調而增加的稅額部分,總共可能近300萬元。
不確定因素增加生產風險
“此次滑準稅本身上調幅度不大,不是業內關注的重點,但從中可以看出國內棉花存在去庫存的壓力!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商會秘書長陳蒼松分析,方案顯示了國家為穩定國內棉花市場,抑制進口棉的傾向。
據了解,由于2011年以來國家執行嚴格的棉花收儲政策,造成國儲棉花存在大量庫存。據陳蒼松透露,截至2013年12月底,國儲庫存棉花總量已超過1500萬噸,約占世界棉花庫存的一半,相當于我國紡織業一年棉花使用量的1.88倍。
從2014年棉花年度(指當年9月至第二年8月)開始,國家不再執行棉花收儲政策。業界人士認為,釋放國儲棉花庫存是必然的,但2014年3月底棉花收儲政策結束前,有關中央棉庫到底將以什么價格、多少數量供給市場等具體政策均無法明確,這無疑會增加企業生產的原材料成本風險!皬睦碚撋险f,大量庫存棉花拋向市場,國內棉價可能會降。但考慮到2012年、2013年國家均是以20400元/噸的價格進行收儲,如果按照收儲價格出售市場,紡織服裝企業的生產壓力勢必進一步增加,國際競爭力繼續削弱;但如果棉價與國際接軌,就意味著每噸棉花國家將補貼5000—7000元,也不太現實。”陳蒼松表示,目前紡織服裝原料價格市場政策不明,制約著企業新一年的生產計劃。
存棉質量引發企業擔憂
令一向重視品牌運營的泉州服裝企業最不放心的,還是中央棉庫的棉花質量。
“根據含水度、強度等專業指標,棉花可以分為不同等級,1級最高,但產量十分稀少,通常只用作配棉。品牌服裝企業使用的棉花大多為2—3級。”一家泉州紡織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解釋,通常棉花每存放一年就降低0.5—1級,而中央棉庫的棉花經過3年的存放,質量上有所打折,這可能直接危及棉紡相關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再者,三年來執行的高價收儲政策脫離了市場規律,而“搭配購買”的“套餐”,又使這種“計劃經濟”有了生存土壤。為了盡可能多地被收儲,高等級棉花和低等級棉花摻兌的混合物大量出現,幾乎是進國儲庫的潛規則。這種棉花紡高端紗不達標,紡低端紗又太浪費,難以使用。對此,泉州紡織服裝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棉花市場“去行政化”、“去庫存”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應考慮民營企業的產品競爭力。
回復 266364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