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怎樣破除部門壁壘
2014-1-3
在所有具一定規模的企業內部,我們都能看到以單位或小團體為中心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部門壁壘。部門壁壘表現在:
部門之間不信任,不溝通,不合作;
對兄弟部門的分工和職責缺乏了解,工作溝通困難
只強調自己部門的重要性和利益
各部門自行其是,沒有同步意識
部門之間互不配合,互相扯皮,甚至互相拆臺
出了問題,互相指責,推諉責任
造成部門壁壘的原因很多,從管理人員的角度看,是他們缺乏全局觀念,專注于自己的職責,業務,任務,忘記了整體目標。
從結構上看,不同部門之間互相制約的功能,導致部門間的沖突。如銷售部不在乎晚收款,只要東西賣出去就行,而財務部則希望快回款,控制壞帳;一線生產工人要出活,要產量,質檢部門要“挑毛病”,嚴格查找次品。類似的相互制約還有生產和成本;時間與質量;促銷與信用額度;價格與銷售額;分配與再投資;紀律與關愛等。這里面都有責任和利益沖突。從部門來說,要履行自己的責任;從企業的角度講,必須兼顧兩者。這種結構性的矛盾是合理的矛盾,只能用一盤棋的思想統領,通過協商找出雙贏的辦法。
有時公司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也可能鼓勵部門壁壘。例如考核標準,工人的次品越多越受罰,質檢員查出次品越多獎金越多,這就是體制造成的矛盾,結果是至少有一方要受傷害。這是可以避免的沖突。如果換一種做法:為兩者規定一個共同的目標,即減少次品。次品流入市場,受到客戶投訴時,兩者共同承擔責任,因為一個生產了次品,另一個漏檢了次品。兩者均要接受責罰。而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質量問題,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不算錯誤,不作獎懲。次品數量減少,質量問題被消滅,兩方面同時受獎。這樣不但能消除部門壁壘,還提高了質量。
公司做大后,上下左右的協調一致更加困難,處理不好,就染上大企業病。大企業的挑戰更為嚴峻:如何在全國范圍內,讓總部和各地區形成協調一致的關系?如何在統一平臺上實現公司內的資源共享?如何防止地區和部門各行其是,成為獨立王國?如何在業績不同的地區和收益不同的產品線間采用統一的、公平的、無歧視的、有激勵的薪酬標準?有的大企業采用戰略事業部體制和管理干部問責制,各部門分別定位為利潤中心或成本中心,各自有細化的目標和指標,負責人簽訂任務責任書,在這樣的企業里,特別容易形成部門壁壘,將一個企業分裂成多個中心。這就是為什么GE將消滅部門壁壘當成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來抓。它的口號是:只有一個GE,誰搞部門壁壘,誰走人。
回復 265449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九種最重要的領導力
管理者該如何做好授權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責任的統一。即,在向員工授權時,既定義好相關工作的權限范圍,給予員工足夠...
品牌,你夠個性么?
簡而言之,品牌就是一種聯想。身處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天主動或被動得到的訊息并非不足,而是過量。那么,品牌信息或聯想的同質化...
無印良品的美學啟示
在這個無處不品牌的時代,無印良品卻在“淡化品牌”。“簡單”、“純樸”、“禪意美學”。品牌悖論的背后,卻贏得了無數擁躉。好...
解讀紡服業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
很久以前各行各業提出“渠道為王”“決勝終端”的口號,這充分體現渠道建設、服務終端的重要性。服裝企業如何做好渠道規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