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最讓愛美的女士們煩惱的,莫過于紫外線帶來的傷害,其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變黑。不過,今年入夏以來,女孩們又有了一件防曬的利器“防曬服”,輕薄透明的材質,加上亮麗的糖果色,讓女士們趨之若鶩,人手一件。不過,這看似高科技的防曬服,究竟有沒有作用,大部分人都不太明白。穿防曬服就能曬不黑,這事兒靠譜嗎?
選購防曬服裝時不要盲目地被各種花哨宣傳所吸引。正規的防曬面料制成的服裝,都會在其衣服標牌上標有明確的防曬參數,如果沒有,建議不要購買。
防曬服大多是用滌綸做的,滌綸這種面料本身就有防紫外線的性質,所以如果不加UV處理,滌綸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曬功能;但大品牌的防曬衣肯定不能單靠滌綸防曬,他們都在滌綸面料,或者干脆在滌綸絲上加UV涂層,加了這道工序之后,防曬衣的成本就會高出不少,防曬效果也會更好。
2011年1月1日,我國最新《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規定,在該評定標準中,UVA是指紫外線中對人體傷害最大的那一部分波段,而UPF則是指紫外線的透射程度,數值越大,透射程度越低。只有當產品的UPF大于30,且UVA透過率小于5%時,才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并且防紫外線產品應該在標簽上標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本標準的編號,即gb/t18830;UPF值:30+或者50+;長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濕的情況下,該產品所提供的防護性能可能減少。
一般來說,防曬衣紡織的紋路越細,防曬效果才越好。不過夏季衣服太過于細密,反而會造成穿著不透氣,也不太好,所以要達到一個最佳的平衡值。其次是紫外線穿透率,可將防曬衣蒙在紫外線燈上,透過率越低的衣服,則證明紫外線過濾得越好,消費者在家可以使用有紫外功能的小儀器來鑒別。第三是防曬衣的鈦含量,鈦是物理防曬必要的整理劑,鈦成分太少的話,防曬不佳,鈦含量越高防曬效果越好;最后是UPF值測定,也就是紫外線防護系數,UPF值越高,說明紫外線的防護效果越好,按照國家推薦性標準,只有UPF 測定值大于30,也就是標識為30+的,才稱得上“防曬衣”。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普通人群用傳統防曬方式即可,比如涂防曬霜、打遮陽傘、戴遮陽帽、穿長衣褲等。注意少吃感光食物,如香菜、芹菜、韭菜、茴香等,多吃富含維生素B 的食物,有助減少紫外線對身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