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虛假客戶”變成“潛在客戶”
2013-4-28
北京到成都的列車上,兩個列車員推著小推車,叫賣著一種新穎的禮品玩具。一個中年乘客攔住了列車員的去路,詳細詢問著這種禮品玩具的性能。很明顯,中年乘客是打工歸來,周圍座位上都是他的老鄉、朋友,中年乘客在同伴中的威信顯得很高。兩個列車員停了下來,拿出禮品玩具,向周圍的乘客詳細解說,并動手示范。中年乘客問得很細,也曾動手操作過,但是并沒有多少購買的欲望。
中年乘客一直沒有任何說要購買的話語;對列車員的解說心不在焉,漠不關心,沒有一絲關注的神情;中年乘客隨意玩耍著禮品玩具,甚至故意扔在地上;當其他乘客開始購買這種禮品玩具時,中年乘客還在“竭力”尋找禮品玩具的“缺陷”……
這些言行讓旁觀者深深感受到:該乘客并不是一個真正有購買意向的“客戶”,甚至連一般意義上的“潛在客戶”都稱不上。
但是,兩個列車員仍在“盡職盡責”的將中年乘客作為最關鍵的“實際客戶”進行推銷。
列車員的做法對嗎?或者說,列車員的這種做法值得嗎?碰到這樣的客戶,我們究竟該怎么應對呢?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營銷管理工作的人士,最初看到這種狀況的時候,也覺得兩個列車員實在是太“傻”了。對于中年乘客這類根本沒有購買欲望的“客戶”,列車員完全應該置之不理,將寶貴的時間花費在其他“潛在的”和“實際的”客戶身上。這種觀點應該是大多數營銷人員共同的行動準則。但是,隨即否定了這種觀點。
為什么呢?
我們首先應該來分析一下(中年乘客)這類客戶的特征。
1、他們并不是對產品沒有絲毫的購買欲望;事實上,他們內心是比較認可這種產品的(否則他們就不會主動詢問該產品的性能、特征了,沒有一個正常人愿意花費自己的時間去做無用功)。所以,他們都應該屬于“潛在客戶”。
2、他們都比較精明,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商業游戲規則;同時,他們會非常仔細地詢問產品的各方面性能特征,他們不會“冒失”的購買一些無用之物。
3、他們在人群中的威信較高,一旦他們認定某種產品,那么他們可以影響周圍很大一群人,這是這類客戶最重要的特征。
4、他們的實力(或者是實際消費的金額)不一定很大,但是他們的影響力相當大。
5、這類客戶很難接受一種產品,而且自尊感特別強,除非推銷者能夠確實掌握這類人的內心特質。
這類客戶其實在商業領域非常普遍。比如,在零售賣場,營業員就會經常碰到這些對產品一知半解的“內行專家”,你的彩電用的什么顯象管,你的空調用的什么壓縮機,其實連做家電幾十年的人也很難說出一個確切的答案。此外,業務員拜訪客戶,或者是企業進行全國性的招商,一些實力不是很強、但是語氣卻很“狂”的客戶就經常給營銷人員出這樣那樣的難題。話說回來,一旦營銷人員贏得這類客戶的尊重,那么業績必定會有大幅度上揚,因為他們在圈子內的影響力是不容置疑的。
分析完這類客戶的特征,也看到這類客戶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回頭看列車員對待中年乘客的“真誠服務”,我們就不能簡單的以“這個客戶沒有購買欲望,推銷也是白推銷”這種觀點來對待中年乘客這類客戶了。
那么,對于這類客戶我們該怎么辦呢?
對所有的客戶一視同仁,用同樣的態度去服務這類客戶,這是最平庸、最無用的營銷手段,我們應該堅決杜絕這類操作手段!
看穿該類客戶的“本質”,認定這類客戶就是一個“只享受上帝服務、但卻從不購買產品”的“虛假客戶”,從而對其不聞不問,態度冷到冰點,這種營銷手段被許多營銷人員廣泛使用,甚至被諸多廠商作為教材來采用。這種手段等同于廠商自己放棄更多的商業機會,營銷人員也難以得到自我提升。
看到這類客戶巨大的影響力,從而更加熱誠的為之服務,希望以“真誠”來打動客戶,從而迅速獲得豐厚的回報。這種做法有點急功近利,打動這類客戶需要一個過程,而且這類客戶并不是簡單熱誠服務就能打動的,甚至會由此更看輕你這個廠商(營銷人員/產品),有點得不償失。
上述三種做法都是非常普通、也是欠缺實效的做法,真正實用、有效的做法主要有下列兩種方式。
其一,認清這類客戶的本質,一方面,對這類客戶繼續予以重視,給予熱誠服務,通過“攻關”這類客戶,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借勢”凝聚人氣;另一方面,重點“攻關”周圍這批容易影響的“潛在客戶”,獲得實際銷量。事實上,在列車上,筆者就發現,由于中年乘客和列車員進行不斷的交流,周圍的乘客都被吸引過來了,許多乘客在不經意間對禮品玩具產生了濃厚興趣,并掏錢購買了好幾套禮品玩具,產生了實際銷量。中年乘客變相幫助了列車員推銷產品。當然,如果是在招商,或者是在拜訪客戶的過程中,營銷人員完全可以借鑒這種做法,從側面來“攻關”、影響這類客戶。
其二,借鑒安利等直銷企業的做法。安利以及國內諸多直銷企業都采用多層次營銷模式,主要以發展“下線”(稱呼可能有所不同)來獲取業績。在發展下線的過程中,上線從來就不會頻繁的給(潛在)下線打電話,而是每隔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才打一次電話,而且連續打過三次電話之后,如果該(潛在)下線還沒有真實行動(加入到直銷團隊中),那么上線就會轉攻其他潛在下線,對該(潛在)下線只是保留很一般的關系。借鑒這種做法,營銷人員如果碰到類似中年乘客這類客戶的時候,完全可以隔一段時間才和該客戶進行詳細交談,交談三次之后,如果該客戶還沒有真實行動(非言語),那么,營銷人員可以暫時放棄該客戶,轉攻其他客戶,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種做法。
聰明的人,能從任何小處中收獲知識;真正的營銷,往往就在不經意間體現。
中年乘客一直沒有任何說要購買的話語;對列車員的解說心不在焉,漠不關心,沒有一絲關注的神情;中年乘客隨意玩耍著禮品玩具,甚至故意扔在地上;當其他乘客開始購買這種禮品玩具時,中年乘客還在“竭力”尋找禮品玩具的“缺陷”……
這些言行讓旁觀者深深感受到:該乘客并不是一個真正有購買意向的“客戶”,甚至連一般意義上的“潛在客戶”都稱不上。
但是,兩個列車員仍在“盡職盡責”的將中年乘客作為最關鍵的“實際客戶”進行推銷。
列車員的做法對嗎?或者說,列車員的這種做法值得嗎?碰到這樣的客戶,我們究竟該怎么應對呢?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營銷管理工作的人士,最初看到這種狀況的時候,也覺得兩個列車員實在是太“傻”了。對于中年乘客這類根本沒有購買欲望的“客戶”,列車員完全應該置之不理,將寶貴的時間花費在其他“潛在的”和“實際的”客戶身上。這種觀點應該是大多數營銷人員共同的行動準則。但是,隨即否定了這種觀點。
為什么呢?
我們首先應該來分析一下(中年乘客)這類客戶的特征。
1、他們并不是對產品沒有絲毫的購買欲望;事實上,他們內心是比較認可這種產品的(否則他們就不會主動詢問該產品的性能、特征了,沒有一個正常人愿意花費自己的時間去做無用功)。所以,他們都應該屬于“潛在客戶”。
2、他們都比較精明,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商業游戲規則;同時,他們會非常仔細地詢問產品的各方面性能特征,他們不會“冒失”的購買一些無用之物。
3、他們在人群中的威信較高,一旦他們認定某種產品,那么他們可以影響周圍很大一群人,這是這類客戶最重要的特征。
4、他們的實力(或者是實際消費的金額)不一定很大,但是他們的影響力相當大。
5、這類客戶很難接受一種產品,而且自尊感特別強,除非推銷者能夠確實掌握這類人的內心特質。
這類客戶其實在商業領域非常普遍。比如,在零售賣場,營業員就會經常碰到這些對產品一知半解的“內行專家”,你的彩電用的什么顯象管,你的空調用的什么壓縮機,其實連做家電幾十年的人也很難說出一個確切的答案。此外,業務員拜訪客戶,或者是企業進行全國性的招商,一些實力不是很強、但是語氣卻很“狂”的客戶就經常給營銷人員出這樣那樣的難題。話說回來,一旦營銷人員贏得這類客戶的尊重,那么業績必定會有大幅度上揚,因為他們在圈子內的影響力是不容置疑的。
分析完這類客戶的特征,也看到這類客戶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回頭看列車員對待中年乘客的“真誠服務”,我們就不能簡單的以“這個客戶沒有購買欲望,推銷也是白推銷”這種觀點來對待中年乘客這類客戶了。
那么,對于這類客戶我們該怎么辦呢?
對所有的客戶一視同仁,用同樣的態度去服務這類客戶,這是最平庸、最無用的營銷手段,我們應該堅決杜絕這類操作手段!
看穿該類客戶的“本質”,認定這類客戶就是一個“只享受上帝服務、但卻從不購買產品”的“虛假客戶”,從而對其不聞不問,態度冷到冰點,這種營銷手段被許多營銷人員廣泛使用,甚至被諸多廠商作為教材來采用。這種手段等同于廠商自己放棄更多的商業機會,營銷人員也難以得到自我提升。
看到這類客戶巨大的影響力,從而更加熱誠的為之服務,希望以“真誠”來打動客戶,從而迅速獲得豐厚的回報。這種做法有點急功近利,打動這類客戶需要一個過程,而且這類客戶并不是簡單熱誠服務就能打動的,甚至會由此更看輕你這個廠商(營銷人員/產品),有點得不償失。
上述三種做法都是非常普通、也是欠缺實效的做法,真正實用、有效的做法主要有下列兩種方式。
其一,認清這類客戶的本質,一方面,對這類客戶繼續予以重視,給予熱誠服務,通過“攻關”這類客戶,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借勢”凝聚人氣;另一方面,重點“攻關”周圍這批容易影響的“潛在客戶”,獲得實際銷量。事實上,在列車上,筆者就發現,由于中年乘客和列車員進行不斷的交流,周圍的乘客都被吸引過來了,許多乘客在不經意間對禮品玩具產生了濃厚興趣,并掏錢購買了好幾套禮品玩具,產生了實際銷量。中年乘客變相幫助了列車員推銷產品。當然,如果是在招商,或者是在拜訪客戶的過程中,營銷人員完全可以借鑒這種做法,從側面來“攻關”、影響這類客戶。
其二,借鑒安利等直銷企業的做法。安利以及國內諸多直銷企業都采用多層次營銷模式,主要以發展“下線”(稱呼可能有所不同)來獲取業績。在發展下線的過程中,上線從來就不會頻繁的給(潛在)下線打電話,而是每隔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才打一次電話,而且連續打過三次電話之后,如果該(潛在)下線還沒有真實行動(加入到直銷團隊中),那么上線就會轉攻其他潛在下線,對該(潛在)下線只是保留很一般的關系。借鑒這種做法,營銷人員如果碰到類似中年乘客這類客戶的時候,完全可以隔一段時間才和該客戶進行詳細交談,交談三次之后,如果該客戶還沒有真實行動(非言語),那么,營銷人員可以暫時放棄該客戶,轉攻其他客戶,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種做法。
聰明的人,能從任何小處中收獲知識;真正的營銷,往往就在不經意間體現。
回復 249489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紫羅蘭加盟商王振寨的生意經
三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他用短短的三年開創了一生漫長輝煌的事業,與紫羅蘭攜手并肩,在福州,遍灑芬芳,雖然紫羅蘭品牌在福州...
家紡加盟 如何挑選加盟品牌
加盟品牌家紡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會讓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在加盟品牌家紡事,選擇一個優秀的...
馨而樂加盟商王方:用快樂經營
2011年9月,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馨而樂家紡終于在我的宜賓開業了,截至12月31日在短短五個月時間,我們累積實現了...
凡語家紡加盟商專訪
她,是個非常誠實的商人,用一顆最真摯善良的心影響著身邊的每個人。也許在很多消費者的眼里,商人總是處于“奸”的位置上,因此...
2012選擇加盟品牌要注意什么?
目前,形形色色的連鎖加盟項目層出不窮。“投資5千元輕松做老板”、“驚喜項目一天賺1萬”、“年薪百萬誠邀加盟”……面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