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創業 枝枝杈杈生財路
2013-3-14
在山東郯城的樊埝村,以前從樹上砍下的枝枝杈杈,除了燒火沒有什么別的用處,但近幾年,這些枝權不僅有人收購,而且價錢一年比一年高,這里的農民一年有多少收入,就看他們的這些樹枝能賣多少。
究竟什么樣的樹枝竟能決定一個農民家庭的年收入呢?
搶購樹杈,買的多少決定一年收入
2006年臘月,山東郯城縣的樊埝村家家戶戶正忙著購買楊樹,但他們不要樹干,買回的全是枝枝杈杈。
村民黃福蘭家堆滿了這些枝杈,“這個是剛刮完皮的,南邊的是昨天,前天送來的,這昨晚上又送來了。”據她介紹,早在三四年前,這些東西根本沒人要。全當柴燒了,可如今這些樹枝不怕買的多,就怕買不到。
據村民們所說,這樹枝買的多少決定著一年的收入,而隨著村里買樹枝的人越來越多,這樹枝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了。
“今年價錢高,每年漲到0.17元、0.18元,連著0.17元,今年就兩角多一斤。”黃福蘭說著,因為全村人都在用。價錢高也得買,你不抓緊,就沒有活干了。
那么,村民買這些楊樹的樹枝,到底要干什么用呢?
原來,村民將樹枝截成段后,憑借自己的手感,旋出各種各樣的小部件,然后對它們進行組裝。在樊埝村,人們把這種木頭組裝的玩具叫木旋玩具,木旋玩具一般在過年或廟會集市上出售,傳統的木旋玩具有一百多個品種,圖案設計多取材于民間神話,歷史典故,有護生避邪的寓意。
然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塑料玩具以新穎的款式,繁多的品種在市場上風行,而木旋玩具樣式多少年來一成不變,這讓它在市場上很快沒有了立足之地。正當木旋玩具從人們記憶中消失的時候,2002年6月的一天,一個人的到來卻打破了村莊的平靜。
一個做外貿生意的人要做500個木制日本娃娃,每個木制娃娃加工費給6元錢。這對于過去一個玩具最多能賺個塊兒八毛的村民來說,絕對是塊肥肉,可村里卻沒人敢接活,因為日本娃娃誰也沒做過。
暗地里,村民樊繼美卻想吃這塊肥肉。
木制陀螺,也玩聲光電
樊繼美把自己關在家里一個星期。憑著做玩具3O多年的經驗,愣是把日本娃娃做得像模像樣。訂單不僅順利完成了,而且老樊也多了一個心眼。
他想,這些東西既然在國外有市場,那是不是在國內也可以做。
樊繼美一口氣做了3000個日本娃娃拿到市場去賣,買的人卻寥寥無幾。原來日本娃娃是日本女兒節的吉祥物品,一般是固定的灰色,但灰色并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
3OOO個日本娃娃成了樊繼美的心病,賣不出去,放在家里又不能當飯吃。怎么想都覺得窩火。他開始天天往集市上跑,一個多月后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能賣出日本娃娃的好辦法。
“中國人都是喜歡紅色的,后來我在顏色上,進行了改造。每一個上面都加了中國結。”樊繼美給日本娃娃涂上了紅色,還加上吊墜,這種造型時尚味兒很濃地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在旅游景點賣得非常好,他根據這個原型創新的幾十個品種,每個也都賣出了幾十元的高價。
“消費心理都喜歡新的,好的。傳統的東西,不加以創新,市場上老賣一種,老百姓他們也不喜歡。”傳統的產品結合了時尚的元素,變得好賣了,嘗到甜頭的老樊把眼光盯在了傳統產品的開發上。
在樊埝村,生產木制陀螺是每家每戶必做的一個傳統產品,每年的生產量達到一兩百萬只。一次樊繼美在逛市場時有個意外發現。
他在市場上發現有一種塑料的陀螺,賣價為12元至15元不等。他對比著自己生產的木制的陀螺思索著,木制的才賣到0.1元至0.2元,O.2元和l2元,這之間的距離相差太大了。但陀螺雖小,市場卻大。如果像塑料陀螺一樣能裝電池安燈泡,將有幾十倍的利潤,這使老樊又玩了一把聲光電的時尚。
“會唱歌的小姑娘”,“哪吒火輪”,“旋彩,我們給它起名叫作‘滿天星斗’”。村民于春亮指著沾染著聲光電時尚的木制陀螺一一介紹著。
現在這些陀螺遠銷浙江、廣東、青島等地,村民們更是將這些陀螺拍成圖片,放在網絡上,現如今已有很多朋友通過網上和他們下訂單。
記者采訪時,碰到了正急著往家買樹枝的樊森。
“我急著用,你賣給別人的先賣給我,我先用一用。”樊森央求著。樊森家也做玩具,不過與樊繼美的聲光電時尚不同,他因為一件事讓產品走入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老玩意翻新花樣,市場不小
2OO4年11月,樊森受朋友的囑托到村里給一個山東移居臺灣的村民買了一臺石磨,這個臺灣人非常懷舊,因為臺灣從來沒有見過石磨,就想把它運到臺灣去,讓外面人接觸一下古老一的農村是怎么生活,怎么碾米子,怎么做飯的。
可怎樣讓對方帶走石磨,樊森一直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一次父親從西安出差回來,手中的旅游紀念品兵馬俑模型,讓他有了一個好辦法。樊森提出一個設想,能不能把這個東西按原狀比例縮小。于是他通過旋床,很簡單就做了出來。石磨模型被臺灣人帶回臺灣,而他卻接二連三又要來買模型。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很多人到這位臺灣人家里走訪做客的時候,都對石磨非常感興趣,紛紛問他這是什么東西,從哪來的,做什么用的,通過他的介紹,都認為很有收藏價值。臺灣人多次購買模型,讓樊森發現懷舊產品在當地市場上還是一片空白,山東出外多年的人仍然很懷念沂蒙山區的生活方式,而他們的消費層次也很高,只要他們喜歡,價格可以賣很高。就以石磨來說,人民幣幾十塊錢一個,最好時能賣50塊錢。現在在樊埝村,靠著創新產品,使這個即將消失的產業又紅火了起來,6OO多戶村民,家家都有自己的創新產品,而在今年,他們的木旋玩具在市場的前景也格外看好。許多旅游區的人都來購買,其中包括北京等一些大型城市。村民李茂名高興地說:“現在這個賣得好。像這種玩具,我們一年能賣五六十萬。”
究竟什么樣的樹枝竟能決定一個農民家庭的年收入呢?
搶購樹杈,買的多少決定一年收入
2006年臘月,山東郯城縣的樊埝村家家戶戶正忙著購買楊樹,但他們不要樹干,買回的全是枝枝杈杈。
村民黃福蘭家堆滿了這些枝杈,“這個是剛刮完皮的,南邊的是昨天,前天送來的,這昨晚上又送來了。”據她介紹,早在三四年前,這些東西根本沒人要。全當柴燒了,可如今這些樹枝不怕買的多,就怕買不到。
據村民們所說,這樹枝買的多少決定著一年的收入,而隨著村里買樹枝的人越來越多,這樹枝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了。
“今年價錢高,每年漲到0.17元、0.18元,連著0.17元,今年就兩角多一斤。”黃福蘭說著,因為全村人都在用。價錢高也得買,你不抓緊,就沒有活干了。
那么,村民買這些楊樹的樹枝,到底要干什么用呢?
原來,村民將樹枝截成段后,憑借自己的手感,旋出各種各樣的小部件,然后對它們進行組裝。在樊埝村,人們把這種木頭組裝的玩具叫木旋玩具,木旋玩具一般在過年或廟會集市上出售,傳統的木旋玩具有一百多個品種,圖案設計多取材于民間神話,歷史典故,有護生避邪的寓意。
然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塑料玩具以新穎的款式,繁多的品種在市場上風行,而木旋玩具樣式多少年來一成不變,這讓它在市場上很快沒有了立足之地。正當木旋玩具從人們記憶中消失的時候,2002年6月的一天,一個人的到來卻打破了村莊的平靜。
一個做外貿生意的人要做500個木制日本娃娃,每個木制娃娃加工費給6元錢。這對于過去一個玩具最多能賺個塊兒八毛的村民來說,絕對是塊肥肉,可村里卻沒人敢接活,因為日本娃娃誰也沒做過。
暗地里,村民樊繼美卻想吃這塊肥肉。
木制陀螺,也玩聲光電
樊繼美把自己關在家里一個星期。憑著做玩具3O多年的經驗,愣是把日本娃娃做得像模像樣。訂單不僅順利完成了,而且老樊也多了一個心眼。
他想,這些東西既然在國外有市場,那是不是在國內也可以做。
樊繼美一口氣做了3000個日本娃娃拿到市場去賣,買的人卻寥寥無幾。原來日本娃娃是日本女兒節的吉祥物品,一般是固定的灰色,但灰色并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
3OOO個日本娃娃成了樊繼美的心病,賣不出去,放在家里又不能當飯吃。怎么想都覺得窩火。他開始天天往集市上跑,一個多月后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能賣出日本娃娃的好辦法。
“中國人都是喜歡紅色的,后來我在顏色上,進行了改造。每一個上面都加了中國結。”樊繼美給日本娃娃涂上了紅色,還加上吊墜,這種造型時尚味兒很濃地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在旅游景點賣得非常好,他根據這個原型創新的幾十個品種,每個也都賣出了幾十元的高價。
“消費心理都喜歡新的,好的。傳統的東西,不加以創新,市場上老賣一種,老百姓他們也不喜歡。”傳統的產品結合了時尚的元素,變得好賣了,嘗到甜頭的老樊把眼光盯在了傳統產品的開發上。
在樊埝村,生產木制陀螺是每家每戶必做的一個傳統產品,每年的生產量達到一兩百萬只。一次樊繼美在逛市場時有個意外發現。
他在市場上發現有一種塑料的陀螺,賣價為12元至15元不等。他對比著自己生產的木制的陀螺思索著,木制的才賣到0.1元至0.2元,O.2元和l2元,這之間的距離相差太大了。但陀螺雖小,市場卻大。如果像塑料陀螺一樣能裝電池安燈泡,將有幾十倍的利潤,這使老樊又玩了一把聲光電的時尚。
“會唱歌的小姑娘”,“哪吒火輪”,“旋彩,我們給它起名叫作‘滿天星斗’”。村民于春亮指著沾染著聲光電時尚的木制陀螺一一介紹著。
現在這些陀螺遠銷浙江、廣東、青島等地,村民們更是將這些陀螺拍成圖片,放在網絡上,現如今已有很多朋友通過網上和他們下訂單。
記者采訪時,碰到了正急著往家買樹枝的樊森。
“我急著用,你賣給別人的先賣給我,我先用一用。”樊森央求著。樊森家也做玩具,不過與樊繼美的聲光電時尚不同,他因為一件事讓產品走入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老玩意翻新花樣,市場不小
2OO4年11月,樊森受朋友的囑托到村里給一個山東移居臺灣的村民買了一臺石磨,這個臺灣人非常懷舊,因為臺灣從來沒有見過石磨,就想把它運到臺灣去,讓外面人接觸一下古老一的農村是怎么生活,怎么碾米子,怎么做飯的。
可怎樣讓對方帶走石磨,樊森一直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一次父親從西安出差回來,手中的旅游紀念品兵馬俑模型,讓他有了一個好辦法。樊森提出一個設想,能不能把這個東西按原狀比例縮小。于是他通過旋床,很簡單就做了出來。石磨模型被臺灣人帶回臺灣,而他卻接二連三又要來買模型。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很多人到這位臺灣人家里走訪做客的時候,都對石磨非常感興趣,紛紛問他這是什么東西,從哪來的,做什么用的,通過他的介紹,都認為很有收藏價值。臺灣人多次購買模型,讓樊森發現懷舊產品在當地市場上還是一片空白,山東出外多年的人仍然很懷念沂蒙山區的生活方式,而他們的消費層次也很高,只要他們喜歡,價格可以賣很高。就以石磨來說,人民幣幾十塊錢一個,最好時能賣50塊錢。現在在樊埝村,靠著創新產品,使這個即將消失的產業又紅火了起來,6OO多戶村民,家家都有自己的創新產品,而在今年,他們的木旋玩具在市場的前景也格外看好。許多旅游區的人都來購買,其中包括北京等一些大型城市。村民李茂名高興地說:“現在這個賣得好。像這種玩具,我們一年能賣五六十萬。”
回復 244723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紫羅蘭加盟商王振寨的生意經
三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他用短短的三年開創了一生漫長輝煌的事業,與紫羅蘭攜手并肩,在福州,遍灑芬芳,雖然紫羅蘭品牌在福州...
家紡加盟 如何挑選加盟品牌
加盟品牌家紡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會讓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在加盟品牌家紡事,選擇一個優秀的...
馨而樂加盟商王方:用快樂經營
2011年9月,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馨而樂家紡終于在我的宜賓開業了,截至12月31日在短短五個月時間,我們累積實現了...
凡語家紡加盟商專訪
她,是個非常誠實的商人,用一顆最真摯善良的心影響著身邊的每個人。也許在很多消費者的眼里,商人總是處于“奸”的位置上,因此...
2012選擇加盟品牌要注意什么?
目前,形形色色的連鎖加盟項目層出不窮。“投資5千元輕松做老板”、“驚喜項目一天賺1萬”、“年薪百萬誠邀加盟”……面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