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微增
2012-12-3
世界經濟增長整體放緩,主要發達經濟體失業率較高,消費信心低迷,債務問題嚴重,復蘇乏力,6月份歐美日采購經理人指數均回落到50以下的收縮區間,我國6月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6.2,其中新增出口訂單指數為40.1,出口信心指數為41,出口企業綜合成本指數為14.9,均位于榮枯線50以下。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業出口小幅增長,但出口形勢仍不容樂觀。
據海關信息網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紡織原料及制品1100.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9%,較去年同期26.7%的增長速度大幅回落25.8個百分點,與今年同期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7.7%的增長速度相比也低6.8個百分點。其中,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100.8億美元,同比下降8.6%,較去年同期增速迅猛回落45.1個百分點;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類產品出口185.1億美元,同比下降1%,與去年同期增速大幅下降43.1個百分點;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814.9億美元,同比增長2.6%,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9.7個百分點。另外,上半年我國紡織機械產品出口額為10.9億美元,同比增長3.3%,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33.3個百分點。
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表現低迷
今年上半年,我國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前四大市場為中國香港、越南、歐盟和孟加拉國,其出口額合計45億美元,占同期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總額的44.6%。其中對中國香港、歐盟和孟加拉國出口額同比出現兩位數的降幅,但對越南市場出口卻同比增長15.9%。另外,對多哥和菲律賓,也分別出現54%和118%的增長。歐盟、中國香港等主要出口市場的負增長與當前經濟增長整體放緩,外需不足有關,而逆勢增長的越南、菲律賓等新興市場國家,應引起重視,這可能與周邊國家競爭力增強,訂單外移相關。
從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主要品種看,各類型棉織布品種出口額排名居前。其中,上半年出口額超2億美元的品種主要有12種,出口額合計占天然纖維類產品的50.1%。
從出口企業情況來看,我國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集中度較低,出口額排名前10位企業出口額合計僅占同期出口總額的10%,其中排名首位的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纖維類產品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降幅達到59.5%。
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額整體小幅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國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產品出口額為185.1億美元,同比下降1%,主要出口市場的出口額除美國保持較快增長外,歐盟、越南和中國香港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對美國出口額為12.6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對歐盟、越南和中國香港市場出口額分別為20.3億美元、10.5億美元和10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0.4%,1.6%和5.9%。以上四大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總額的28.9%。
從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的主要品種來看,聚酯類品種出口額居前,出口額在3.5億美元以上的品種總共有11種,出口額合計占同期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總額的40.9%。
從出口企業情況來看,我國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集中度較低,出口額排名前10位企業出口額合計僅占同期出口總額的4.4%。
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額低位回穩
今年上半年,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額為814.9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2.6%,呈低位回穩態勢。其中,由于歐債危機影響,歐洲市場始終萎靡不振,導致我國對歐盟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額顯著回落,今年上半年出口額為175.9億美元,同比下降13.1%,歐盟成員國的德國和法國分別下降22.2%和14.9%;對美國和日本市場分別出口145.6億美元和109億美元,同比分別小幅增長5.2%和3.4%。以上三大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總額的52.8%。
從出口主要品種來看,主要以棉質類服裝為主。今年上半年出口額超15億美元的品種共有9種,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服裝及飾品出口總額的27.5%。
從出口企業情況來看,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集中度與紡織原料類產品相比更為分散,出口額排名前10位企業出口額合計僅占同期出口總額的3.3%。
紡織機械產品出口額整體小幅增長
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機械產品共出口10.9億美元,同比增長3.3%。其中,對印度和歐盟市場分別出口2億美元和0.9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9.5%和10.9%;對印尼出口卻大幅增長,出口額為1.1億美元,同比增長74.8%,對孟加拉國出口0.8億美元,同比增長9.3%。以上四大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同期紡織機械類產品出口總額的44.3%。
從出口企業情況來看,我國紡織機械類產品出口集中度相對集中,出口額排名前10位企業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紡織機械類產品出口總額的23.7%。
綜上所述,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業出口雖小幅增長,但增速卻大幅放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歐債危機使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需求持續疲軟,新興市場也難獨善其身,二是貿易保護升溫,紡織業出口門檻抬高,制約我國紡織業出口增長空間,三是紡織企業集中度較低,綜合生產經營成本上漲,我國傳統競爭優勢削弱,訂單向周邊國家轉移。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紡織企業應積極應對,持續優化出口產業結構,參照國際標準,完善產業鏈,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開拓新興市場,降低出口市場集中度,實現從數量規模增長向質量效益增長轉變。
據海關信息網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紡織原料及制品1100.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9%,較去年同期26.7%的增長速度大幅回落25.8個百分點,與今年同期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7.7%的增長速度相比也低6.8個百分點。其中,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100.8億美元,同比下降8.6%,較去年同期增速迅猛回落45.1個百分點;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類產品出口185.1億美元,同比下降1%,與去年同期增速大幅下降43.1個百分點;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814.9億美元,同比增長2.6%,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9.7個百分點。另外,上半年我國紡織機械產品出口額為10.9億美元,同比增長3.3%,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33.3個百分點。
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表現低迷
今年上半年,我國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前四大市場為中國香港、越南、歐盟和孟加拉國,其出口額合計45億美元,占同期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總額的44.6%。其中對中國香港、歐盟和孟加拉國出口額同比出現兩位數的降幅,但對越南市場出口卻同比增長15.9%。另外,對多哥和菲律賓,也分別出現54%和118%的增長。歐盟、中國香港等主要出口市場的負增長與當前經濟增長整體放緩,外需不足有關,而逆勢增長的越南、菲律賓等新興市場國家,應引起重視,這可能與周邊國家競爭力增強,訂單外移相關。
從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主要品種看,各類型棉織布品種出口額排名居前。其中,上半年出口額超2億美元的品種主要有12種,出口額合計占天然纖維類產品的50.1%。
從出口企業情況來看,我國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集中度較低,出口額排名前10位企業出口額合計僅占同期出口總額的10%,其中排名首位的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纖維類產品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降幅達到59.5%。
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額整體小幅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國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產品出口額為185.1億美元,同比下降1%,主要出口市場的出口額除美國保持較快增長外,歐盟、越南和中國香港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對美國出口額為12.6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對歐盟、越南和中國香港市場出口額分別為20.3億美元、10.5億美元和10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0.4%,1.6%和5.9%。以上四大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總額的28.9%。
從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的主要品種來看,聚酯類品種出口額居前,出口額在3.5億美元以上的品種總共有11種,出口額合計占同期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總額的40.9%。
從出口企業情況來看,我國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出口集中度較低,出口額排名前10位企業出口額合計僅占同期出口總額的4.4%。
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額低位回穩
今年上半年,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額為814.9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2.6%,呈低位回穩態勢。其中,由于歐債危機影響,歐洲市場始終萎靡不振,導致我國對歐盟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額顯著回落,今年上半年出口額為175.9億美元,同比下降13.1%,歐盟成員國的德國和法國分別下降22.2%和14.9%;對美國和日本市場分別出口145.6億美元和109億美元,同比分別小幅增長5.2%和3.4%。以上三大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總額的52.8%。
從出口主要品種來看,主要以棉質類服裝為主。今年上半年出口額超15億美元的品種共有9種,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服裝及飾品出口總額的27.5%。
從出口企業情況來看,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集中度與紡織原料類產品相比更為分散,出口額排名前10位企業出口額合計僅占同期出口總額的3.3%。
紡織機械產品出口額整體小幅增長
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機械產品共出口10.9億美元,同比增長3.3%。其中,對印度和歐盟市場分別出口2億美元和0.9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9.5%和10.9%;對印尼出口卻大幅增長,出口額為1.1億美元,同比增長74.8%,對孟加拉國出口0.8億美元,同比增長9.3%。以上四大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同期紡織機械類產品出口總額的44.3%。
從出口企業情況來看,我國紡織機械類產品出口集中度相對集中,出口額排名前10位企業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紡織機械類產品出口總額的23.7%。
綜上所述,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業出口雖小幅增長,但增速卻大幅放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歐債危機使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需求持續疲軟,新興市場也難獨善其身,二是貿易保護升溫,紡織業出口門檻抬高,制約我國紡織業出口增長空間,三是紡織企業集中度較低,綜合生產經營成本上漲,我國傳統競爭優勢削弱,訂單向周邊國家轉移。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紡織企業應積極應對,持續優化出口產業結構,參照國際標準,完善產業鏈,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開拓新興市場,降低出口市場集中度,實現從數量規模增長向質量效益增長轉變。
回復 234887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