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用紡織品一枝獨秀仍存軟肋
2012-11-15
在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已經成為衡量我國紡織工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但是,由于標準缺失,許多產品只能以加工方式出口,經國外權威檢測機構認定后返銷國內,造成產業鏈利潤大量流失,集中度低也嚴重影響了行業研發的投入不足和行業競爭力的提升。
紡織工業新的增長極
“2012年1至5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1449億元,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3個百分點。”這是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12上半年我國紡織行業運行形勢》分析報告中的數據。
該報告還分析指出,2012年以來,受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國內市場需求增長趨緩,國內外棉差價過大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行業運行呈現下滑態勢,生產增速明顯下降,出口數量有所減少,企業效益出現下滑,產業鏈前端(棉紡、化纖)虧損加重。預計今年下半年紡織行業運行形勢難以明顯改善。
而紡織陣營中的產業用紡織品卻是一改紡織業頹勢,逆流而上。“產業用紡織品近年來一直領跑紡織行業,縱然是在今年紡織工業宏觀環境趨緊、各項指標增長滯緩的總趨勢下,產業用紡織品仍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告訴記者。
據了解,今年1至4月,產業用紡織品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生產總值同比增長超過19%、銷售增速為20%、出口增速達11%、利潤增長達到23%,增長勢頭良好。
產業用紡織品在國外被稱為“技術織物(technicalfabrics)”,是指在產業上應用的紡織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目前,產業用紡織品應用的領域愈來愈廣泛,已有逐步成為金屬、塑料、紙張和石棉等材料替代品的趨勢。隨著工業用材輕量化、高性能化、多樣化以及美觀化的發展趨勢,產業用紡織品的用途日益擴大,市場需求量不斷攀升。近年來,傳統產業用紡織品持續迅猛發展,新興領域如醫用紡織品、阻燃、防護、特殊復合材料等紡織品也呈現了新穎的發展態勢,市場前景很大。產業用紡織品已與服裝用紡織品、家用紡織品并稱為紡織品的三大門類。
“正因為它是有"技術含量"的產業,盡管紡織服裝已經成了邊緣產業甚至被發達國家放棄,但產業紡織品仍然被發達國家競相角逐,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紡織工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李陵申說。在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已經成為衡量我國紡織工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在紡織“十二五”規劃中被定位為“發展現代紡織工業新的增長極”。
標準缺失集中度低
“當前,產業用紡織品發展面臨著諸多制約和不足。”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名譽會長朱民儒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目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在產需銜接能力、應用領域開拓、標準和規范制定、專用原材料及設備等四個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行業高附加值特征體現不足。”
在朱民儒談到的這些問題中,歸結起來較為突出的是行業標準嚴重缺失和行業集中度不高、研發投入不足。
據朱民儒介紹,在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發展較快,品種繁多,應用領域也較為廣泛,但是標準制定卻嚴重滯后。特別是產品標準和應用標準不銜接、技術標準和檢測標準不統一的問題猶為突出。由于國內沒有產業用紡織品的權威檢測機構和認證機構,使產業用紡織品進入高端市場的難度加大,出口也受到一定制約。
對于這個問題,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標準與信息部主任張傳雄也深有同感。
“目前16大類產業用紡織品的386個國家標準所涉及歸口單位多達56個,標準間既有交叉、又有脫節,一部分標準相對滯后于市場需求,另一部分標準如汽車內飾用紡織品的成套測試方法缺失,嚴重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張傳雄說。
作為產業用紡織品的生產企業,北京東方大源非織造布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光忠對產業用紡織品標準缺失有
著更為深切的體會。“企業生產經營特別是對外出口,沒有標準不行,標準適用性差也不行。”馮光忠說。
馮光忠指出,目前行業在標準方面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第一,標準相對國外比較少,雖然建立了水刺非織造布的行業標準,但是水刺非織造布的用途非常廣泛,針對用途分別建立標準還要做很多工作;第二,標準的適用性與涵蓋范圍還有欠缺,標準在有些方面過于籠統,缺乏量化細化;第三,由于標準的不完善與缺失,對于出口產品,一旦出現糾紛,檢測機構與檢測報告能否作為糾紛解決的權威裁決,目前來看還有一定的困難。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的權威性亟待提高。
“產業集中度低,企業實力不足,這是產業用紡織品又一重要致命軟肋。”朱民儒說。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銷售規模占全行業的比重不足5%。在銷售規模上,世界上最大的產業用紡織品企業高達14億美元,而我國最大企業僅10億元人民幣左右。在產能上,如紡粘行業,歐美國家企業平均達1.8萬噸,我國平均僅3000噸左右。
對于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李陵申也有同感,“在產業集中度低,大企業少的狀況下,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肯定很低,這就決定了我們的企業只能采取"拿來主義"模仿戰略和跟隨戰略,很難走一條自主創新的原創道路。”李陵申說。
出路在何方
針對產業用紡織品存在的以上問題,應如何解決呢?
“以完善體系為手段,推進平臺建設。”朱民儒建議。要建立、健全產業用紡織品的標準和使用規范,加強上下游產業之間的標準、規范銜接;建立重點產品的國家級檢測、認證機構,加強質量監督和產品檢測,提高產品質量水平,保障產品使用安全。
李陵申也認為,標準的確定和銜接對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原來我們并沒有去想這個問題,只是埋頭做產品,但是現在感覺到它的重要性了。當有標準出來的時候這個產業才能健康發展。”李陵申說。“產業用紡織品跟鐵路、交通、衛生、環保等許多行業密切相關,而每一個行業都有行標,產業用紡織品要被下游產業所容納,就必須跟下游產業的行標接軌。而目前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嚴重缺失。比方說紙尿褲、濕紙巾這一類大家都已經用慣了的東西,現在才剛剛在做它的行業標準。它的強力、吸濕性指標定為多少合適?過敏性、舒適性怎么界定?再比如說超市里的非織造布購物袋,到底承重多少、反復使用多少次才算合格?這都是標準要做的事情。類似的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但許多都沒有檢測標準。”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艷認為,國家還應出臺強制措施以保障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張艷還列舉了具體事例來證明其觀點。如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行業生產的特種過濾產品可應用于熱電廠高溫除塵、垃圾焚燒煙氣過濾等,對創造“一片藍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熱電廠、垃圾焚燒廠等企業購買過濾產品要提高生產成本,又不會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企業自然不愿購買。所以,國家應當對不同等級的城市分別制定粉塵濃度標準并強制實施。
作為產業用紡織品生產企業,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行業協會作為行業的中介服務組織,應在服務于標準規范建設方面發揮作用,盡快推出產業用紡織品新標準。同時,由于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實際情況和特殊需要,目前實行的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檢測方法及評價指標與發達國家采用的標準并不完全接軌。行業協會應組織專家義務為企業評估產品質量,以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紡織工業新的增長極
“2012年1至5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1449億元,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3個百分點。”這是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12上半年我國紡織行業運行形勢》分析報告中的數據。
該報告還分析指出,2012年以來,受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國內市場需求增長趨緩,國內外棉差價過大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行業運行呈現下滑態勢,生產增速明顯下降,出口數量有所減少,企業效益出現下滑,產業鏈前端(棉紡、化纖)虧損加重。預計今年下半年紡織行業運行形勢難以明顯改善。
而紡織陣營中的產業用紡織品卻是一改紡織業頹勢,逆流而上。“產業用紡織品近年來一直領跑紡織行業,縱然是在今年紡織工業宏觀環境趨緊、各項指標增長滯緩的總趨勢下,產業用紡織品仍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告訴記者。
據了解,今年1至4月,產業用紡織品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生產總值同比增長超過19%、銷售增速為20%、出口增速達11%、利潤增長達到23%,增長勢頭良好。
產業用紡織品在國外被稱為“技術織物(technicalfabrics)”,是指在產業上應用的紡織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目前,產業用紡織品應用的領域愈來愈廣泛,已有逐步成為金屬、塑料、紙張和石棉等材料替代品的趨勢。隨著工業用材輕量化、高性能化、多樣化以及美觀化的發展趨勢,產業用紡織品的用途日益擴大,市場需求量不斷攀升。近年來,傳統產業用紡織品持續迅猛發展,新興領域如醫用紡織品、阻燃、防護、特殊復合材料等紡織品也呈現了新穎的發展態勢,市場前景很大。產業用紡織品已與服裝用紡織品、家用紡織品并稱為紡織品的三大門類。
“正因為它是有"技術含量"的產業,盡管紡織服裝已經成了邊緣產業甚至被發達國家放棄,但產業紡織品仍然被發達國家競相角逐,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紡織工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李陵申說。在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已經成為衡量我國紡織工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在紡織“十二五”規劃中被定位為“發展現代紡織工業新的增長極”。
標準缺失集中度低
“當前,產業用紡織品發展面臨著諸多制約和不足。”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名譽會長朱民儒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目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在產需銜接能力、應用領域開拓、標準和規范制定、專用原材料及設備等四個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行業高附加值特征體現不足。”
在朱民儒談到的這些問題中,歸結起來較為突出的是行業標準嚴重缺失和行業集中度不高、研發投入不足。
據朱民儒介紹,在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發展較快,品種繁多,應用領域也較為廣泛,但是標準制定卻嚴重滯后。特別是產品標準和應用標準不銜接、技術標準和檢測標準不統一的問題猶為突出。由于國內沒有產業用紡織品的權威檢測機構和認證機構,使產業用紡織品進入高端市場的難度加大,出口也受到一定制約。
對于這個問題,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標準與信息部主任張傳雄也深有同感。
“目前16大類產業用紡織品的386個國家標準所涉及歸口單位多達56個,標準間既有交叉、又有脫節,一部分標準相對滯后于市場需求,另一部分標準如汽車內飾用紡織品的成套測試方法缺失,嚴重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張傳雄說。
作為產業用紡織品的生產企業,北京東方大源非織造布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光忠對產業用紡織品標準缺失有
著更為深切的體會。“企業生產經營特別是對外出口,沒有標準不行,標準適用性差也不行。”馮光忠說。
馮光忠指出,目前行業在標準方面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第一,標準相對國外比較少,雖然建立了水刺非織造布的行業標準,但是水刺非織造布的用途非常廣泛,針對用途分別建立標準還要做很多工作;第二,標準的適用性與涵蓋范圍還有欠缺,標準在有些方面過于籠統,缺乏量化細化;第三,由于標準的不完善與缺失,對于出口產品,一旦出現糾紛,檢測機構與檢測報告能否作為糾紛解決的權威裁決,目前來看還有一定的困難。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的權威性亟待提高。
“產業集中度低,企業實力不足,這是產業用紡織品又一重要致命軟肋。”朱民儒說。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銷售規模占全行業的比重不足5%。在銷售規模上,世界上最大的產業用紡織品企業高達14億美元,而我國最大企業僅10億元人民幣左右。在產能上,如紡粘行業,歐美國家企業平均達1.8萬噸,我國平均僅3000噸左右。
對于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李陵申也有同感,“在產業集中度低,大企業少的狀況下,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肯定很低,這就決定了我們的企業只能采取"拿來主義"模仿戰略和跟隨戰略,很難走一條自主創新的原創道路。”李陵申說。
出路在何方
針對產業用紡織品存在的以上問題,應如何解決呢?
“以完善體系為手段,推進平臺建設。”朱民儒建議。要建立、健全產業用紡織品的標準和使用規范,加強上下游產業之間的標準、規范銜接;建立重點產品的國家級檢測、認證機構,加強質量監督和產品檢測,提高產品質量水平,保障產品使用安全。
李陵申也認為,標準的確定和銜接對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原來我們并沒有去想這個問題,只是埋頭做產品,但是現在感覺到它的重要性了。當有標準出來的時候這個產業才能健康發展。”李陵申說。“產業用紡織品跟鐵路、交通、衛生、環保等許多行業密切相關,而每一個行業都有行標,產業用紡織品要被下游產業所容納,就必須跟下游產業的行標接軌。而目前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嚴重缺失。比方說紙尿褲、濕紙巾這一類大家都已經用慣了的東西,現在才剛剛在做它的行業標準。它的強力、吸濕性指標定為多少合適?過敏性、舒適性怎么界定?再比如說超市里的非織造布購物袋,到底承重多少、反復使用多少次才算合格?這都是標準要做的事情。類似的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但許多都沒有檢測標準。”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艷認為,國家還應出臺強制措施以保障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張艷還列舉了具體事例來證明其觀點。如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行業生產的特種過濾產品可應用于熱電廠高溫除塵、垃圾焚燒煙氣過濾等,對創造“一片藍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熱電廠、垃圾焚燒廠等企業購買過濾產品要提高生產成本,又不會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企業自然不愿購買。所以,國家應當對不同等級的城市分別制定粉塵濃度標準并強制實施。
作為產業用紡織品生產企業,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行業協會作為行業的中介服務組織,應在服務于標準規范建設方面發揮作用,盡快推出產業用紡織品新標準。同時,由于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實際情況和特殊需要,目前實行的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檢測方法及評價指標與發達國家采用的標準并不完全接軌。行業協會應組織專家義務為企業評估產品質量,以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回復 233449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