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應用需要創新思維
2012-10-25
10月15日,2012高新技術纖維材料產業創新論壇在北京召開。該論壇由中國化纖工業協會主辦,高新技術纖維專業委員會、紡織化纖產品開發中心承辦。與往年一樣,今年的大會仍然與SAMPE中國復合材料展同期同地舉辦,今年該活動的主題是“推進先進復合材料結構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生產企業借此機會思考了高技術纖維如何更便利、更有效地與下游對接,以及如何實現應用領域的開拓。
與會的嘉賓針對碳纖維、芳綸、玄武巖等幾種熱門高新技術纖維發表了各自的見解。論壇會上,大家在充分肯定我國高性能纖維發展取得進步的同時也指出了我國高新性能纖維發展中仍然存在的許多問題。同時,記者采訪了多家參展的企業代表,他們也就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碳纖維
等待應用市場的打開
一方面是T300級碳纖維規模化生產后帶來的產量迅速提升,而另一方面則是還未完全做大的下游應用市場。兩者的矛盾在于產業鏈的傳遞出現了堵塞。在成本未能顯著降低的同時,企業遭受的市場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市場競爭逼迫有實力的企業加大科研力度,避開低端產品的低價競爭,向更高級別碳纖維市場進軍。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外貿主管謝鵬表示:“我們目前已經放棄了T300級產品的市場,全力投入T700級產品的研發與生產上,做中高端產品成為中復神鷹的發展策略。”但因為技術門檻相對比較高,研發投入較大,獲益周期較長,這類企業還是少數。
而有些企業專注于做大產能,以規模化發展來降低單位產品價格,提高產品競爭力,但是前期資金投入也不少。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全勝表示,威海拓展增大產能主要還是出于降成本的考慮。其中包含著對下游市場更多需求的預期。
另外一些企業的做法則是把注意力放在產業鏈的完善以及提供應用解決方案上。從原絲、碳纖維到碳纖維織物、樹脂、預染料,再到最終的復合材料制品,江蘇恒神不斷完善產業鏈,在碳纖維領域精耕細作,把工作重心放在為客戶提供完善的應用解決方案上。“在碳纖維的應用解決方案上,我們還應該向歐美國家學習。”江蘇恒神纖維材料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胡鈞說。
“對于碳纖維的應用,很多企業還只是局限在釣魚竿、纜繩等常規產品上。這些市場能做多大?真正的應用領域還未完全打開。”記者在采訪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朱波教授時,他坦言碳纖維的下游市場還有待挖掘。“材料更新換代,企業的眼界應打開”。
應用領域的擴大是必然趨勢,但是替代原有材料的市場慣性思維能不能主動給碳纖維市場讓出空間?答案是否定的。更新換代中,原有材料也在競爭中不斷改進,新生材料也不只一種。碳纖維企業只有主動出擊,發掘市場,積極與下游合作,才能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當然,企業眼光不能局限于國內,國際上對于不同層次的碳纖維都有需求。國產T300產品的穩定與成熟,使得其性價比高于某些國外的同類產品,已受到國外買家的關注。據中復神鷹謝鵬表示,目前中復神鷹已與包括日本、韓國、印度、英國、法國在內的世界多國企業聯系業務。產品走出國門也打開另一條通道。
芳綸
下游拓展需要國家政策助力
有觀點認為,化學纖維發展史有兩個里程碑,第一個里程碑是部分取代天然纖維,第二個里程碑是部分取代鋼鐵、塑料。蘇州兆達特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兆豐對此表示贊同。以芳綸等纖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纖維是這個里程碑的豎立者,劉兆豐認為芳綸的發展順應了歷史趨勢。
對于產業目前的狀況,劉兆豐表示,企業想長遠發展,光有資金和技術人才,不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是不行的,而關鍵的核心技術必須在小試、中試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用艱苦實踐才能得到。而僅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缺乏資金支撐,發展艱難,不成氣候。因此,劉兆豐呼吁將二者結合。
芳綸產業的“領軍人”——杜邦被業內推崇。2011年年底杜邦在美國南卡建成新廠投產,產能提升25%。這次擴產投資5億美元,是芳綸1414產業化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而據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高纖銷售室經理戚裕軍估計,目前全球芳綸產量一年不足10萬噸,但是單只杜邦一家就生產3萬噸,杜邦成為行業發展的標桿。劉兆豐表示,希望幾年后中國可以出現和杜邦相匹敵的芳綸企業。
國內芳綸纖維的應用主要體現其阻燃性能。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煙臺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新表示,泰和新材目前將防護服產品作為芳綸纖維產業發掘的重點項目。問及為什么注重這塊市場?王志新坦言,一是該領域利潤可觀,產品附加值高;二是該領域對產品要求苛刻,競爭門檻較高;三是防護服的更新換代是發展趨勢,而且我國人口數量預示著巨大的市場。對于未來發展,王志新認為國家政策對于行業的成長至關重要,國家導向對于阻燃材料的更新起到推動作用。
玄武巖纖維
培育市場的重要階段
浙江石金玄武巖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顯奇在臺上的演講充滿著他對這一產業的熱愛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玄武巖纖維(CBF)的優異性能及我國完全獨立的知識產權也讓人印象深刻。目前,我國玄武巖纖維在設備、工藝和表面處理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產品及市場認知度也逐步提高,處于市場培育的重要階段。
CBF產業發展不僅需要國家的扶植,也需要企業加強技術攻關。胡顯奇總經理表示,“CBF產業需要從性能優勢出發,要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加強應用研究,有重點地尋找量大面廣的領域,大力開展應用研究,引導和撬動市場需求,促進產業迅速發展。”
據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巖實業有限公司高級銷售經理黃勝軍介紹,玄武巖纖維的產業化生產在2004年才取得突破,按照新事物需要經過5年~8年才能被接受的規律,玄武巖纖維的市場才剛剛打開。
目前,全球玄武巖產業尚處于初級階段,所以我國玄武巖產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通過國內玄武巖企業及相關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揮玄武巖纖維優異的綜合性能和良好的性價比,開發出更多的新產品,擴寬應用領域,我國玄武巖纖維必然會迎來發展的新突破。
與會的嘉賓針對碳纖維、芳綸、玄武巖等幾種熱門高新技術纖維發表了各自的見解。論壇會上,大家在充分肯定我國高性能纖維發展取得進步的同時也指出了我國高新性能纖維發展中仍然存在的許多問題。同時,記者采訪了多家參展的企業代表,他們也就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碳纖維
等待應用市場的打開
一方面是T300級碳纖維規模化生產后帶來的產量迅速提升,而另一方面則是還未完全做大的下游應用市場。兩者的矛盾在于產業鏈的傳遞出現了堵塞。在成本未能顯著降低的同時,企業遭受的市場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市場競爭逼迫有實力的企業加大科研力度,避開低端產品的低價競爭,向更高級別碳纖維市場進軍。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外貿主管謝鵬表示:“我們目前已經放棄了T300級產品的市場,全力投入T700級產品的研發與生產上,做中高端產品成為中復神鷹的發展策略。”但因為技術門檻相對比較高,研發投入較大,獲益周期較長,這類企業還是少數。
而有些企業專注于做大產能,以規模化發展來降低單位產品價格,提高產品競爭力,但是前期資金投入也不少。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全勝表示,威海拓展增大產能主要還是出于降成本的考慮。其中包含著對下游市場更多需求的預期。
另外一些企業的做法則是把注意力放在產業鏈的完善以及提供應用解決方案上。從原絲、碳纖維到碳纖維織物、樹脂、預染料,再到最終的復合材料制品,江蘇恒神不斷完善產業鏈,在碳纖維領域精耕細作,把工作重心放在為客戶提供完善的應用解決方案上。“在碳纖維的應用解決方案上,我們還應該向歐美國家學習。”江蘇恒神纖維材料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胡鈞說。
“對于碳纖維的應用,很多企業還只是局限在釣魚竿、纜繩等常規產品上。這些市場能做多大?真正的應用領域還未完全打開。”記者在采訪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朱波教授時,他坦言碳纖維的下游市場還有待挖掘。“材料更新換代,企業的眼界應打開”。
應用領域的擴大是必然趨勢,但是替代原有材料的市場慣性思維能不能主動給碳纖維市場讓出空間?答案是否定的。更新換代中,原有材料也在競爭中不斷改進,新生材料也不只一種。碳纖維企業只有主動出擊,發掘市場,積極與下游合作,才能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當然,企業眼光不能局限于國內,國際上對于不同層次的碳纖維都有需求。國產T300產品的穩定與成熟,使得其性價比高于某些國外的同類產品,已受到國外買家的關注。據中復神鷹謝鵬表示,目前中復神鷹已與包括日本、韓國、印度、英國、法國在內的世界多國企業聯系業務。產品走出國門也打開另一條通道。
芳綸
下游拓展需要國家政策助力
有觀點認為,化學纖維發展史有兩個里程碑,第一個里程碑是部分取代天然纖維,第二個里程碑是部分取代鋼鐵、塑料。蘇州兆達特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兆豐對此表示贊同。以芳綸等纖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纖維是這個里程碑的豎立者,劉兆豐認為芳綸的發展順應了歷史趨勢。
對于產業目前的狀況,劉兆豐表示,企業想長遠發展,光有資金和技術人才,不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是不行的,而關鍵的核心技術必須在小試、中試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用艱苦實踐才能得到。而僅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缺乏資金支撐,發展艱難,不成氣候。因此,劉兆豐呼吁將二者結合。
芳綸產業的“領軍人”——杜邦被業內推崇。2011年年底杜邦在美國南卡建成新廠投產,產能提升25%。這次擴產投資5億美元,是芳綸1414產業化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而據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高纖銷售室經理戚裕軍估計,目前全球芳綸產量一年不足10萬噸,但是單只杜邦一家就生產3萬噸,杜邦成為行業發展的標桿。劉兆豐表示,希望幾年后中國可以出現和杜邦相匹敵的芳綸企業。
國內芳綸纖維的應用主要體現其阻燃性能。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煙臺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新表示,泰和新材目前將防護服產品作為芳綸纖維產業發掘的重點項目。問及為什么注重這塊市場?王志新坦言,一是該領域利潤可觀,產品附加值高;二是該領域對產品要求苛刻,競爭門檻較高;三是防護服的更新換代是發展趨勢,而且我國人口數量預示著巨大的市場。對于未來發展,王志新認為國家政策對于行業的成長至關重要,國家導向對于阻燃材料的更新起到推動作用。
玄武巖纖維
培育市場的重要階段
浙江石金玄武巖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顯奇在臺上的演講充滿著他對這一產業的熱愛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玄武巖纖維(CBF)的優異性能及我國完全獨立的知識產權也讓人印象深刻。目前,我國玄武巖纖維在設備、工藝和表面處理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產品及市場認知度也逐步提高,處于市場培育的重要階段。
CBF產業發展不僅需要國家的扶植,也需要企業加強技術攻關。胡顯奇總經理表示,“CBF產業需要從性能優勢出發,要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加強應用研究,有重點地尋找量大面廣的領域,大力開展應用研究,引導和撬動市場需求,促進產業迅速發展。”
據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巖實業有限公司高級銷售經理黃勝軍介紹,玄武巖纖維的產業化生產在2004年才取得突破,按照新事物需要經過5年~8年才能被接受的規律,玄武巖纖維的市場才剛剛打開。
目前,全球玄武巖產業尚處于初級階段,所以我國玄武巖產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通過國內玄武巖企業及相關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揮玄武巖纖維優異的綜合性能和良好的性價比,開發出更多的新產品,擴寬應用領域,我國玄武巖纖維必然會迎來發展的新突破。
回復 231892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