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棉花采摘進入尾聲
2012-10-17
目前,河北省棉花采摘已進入尾聲,國儲棉收購也已開始月余,今年,河北省棉花產量和品質如何?棉農收成怎樣?銷售情況怎樣?加工企業運轉是否正常?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多種因素導致棉花生產“三減一降”
10月10日上午,在南宮市仔仲鎮前仔仲村,植棉大戶盧明權正從雇傭的摘棉農民手中接過棉花,一一過秤。盧明權說,今年畝均收棉只有400斤,比去年少了90斤。
和盧明權一樣,該市大屯鄉趙明橋村村民張和平也感覺今年的棉花產量降低了。“我承包了58畝棉田,畝收籽棉估計不到500斤,比去年每畝少收100斤左右。”
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去年相比,今年棉花生產表現為“三減一降”:“三減”即面積減、單產減、總產減。據統計,2012年全省預計播種面積為867.38萬畝,總產54萬噸左右,分別比去年減少8.58%、17.57%,單產預計比去年減少100多斤。“一降”即品質下降。由于主產棉區尤其是東、北部棉區遭受連續強降雨天氣,降雨范圍廣、雨勢強、影響大,造成棉田積水,發生嚴重爛桃現象,纖維品質下降嚴重。
省農業廳經作處處長鄧祥順介紹,今年播種面積和單產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是棉花價格大幅度降低。2011年新棉上市后籽棉價格為4元/斤左右,最低時3.5元/斤,只相當于棉價最高時的一半,棉農收入減少,植棉積極性降低。二是自2009年以來,我省棉區連續四年棉花生長中后期遭遇低溫陰雨天氣,爛桃現象嚴重,單產降低,收成減少。三是比較效益進一步下降。種兩季糧與種一季棉花相比,收入相差無幾,但植棉用工大大超過種糧。四是棉花種植比較費工。相對種糧,種棉機械化程度低,費工費時,病蟲防治、整枝打杈、采摘,要耗費大量的人工。
棉花生產成本增加,棉民收入降低
談起今年的收入,盧明權說:“我租賃了200畝地種棉花,除了畝產減少,租地種棉費用上漲是個不小的問題。”盧明權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他說,僅摘棉費用,就由去年的0.6元/斤,上漲到1元/斤。雇工的工資,也由去年的每天50元,上漲到每天70元。按現在的市場價格,扣除1200元的種植成本,每畝還可賺上400元。他種的200畝棉田,預計可收入8萬多元,將比去年少收3萬多元。
“由于人工費用提高和減產等原因,我今年的收入也將比去年減少近2萬元。”張和平也無奈地告訴筆者。
許多棉農反映,由于今年產量和品質的下降,雖然今年棉花收購價略高于去年同期,但總體上農民的收入還是降低了。
棉農惜售,加工企業利微,步履艱難
采訪中,筆者了解到,當前新棉收購進度緩慢,價低棉農惜售、不愿交;棉企收棉加工利微、不愿多收。“目前的企業狀況,比去年要艱難的多。”南宮市鴻泰棉花加工廠經理任九兵說,一方面,由于植棉利潤太小,棉農惜售嚴重,目前企業只收購了加工籽棉30萬公斤,比去年減少了近200萬公斤。另一方面,就加工利潤來說,現在企業收購價格為每斤4.1元,今年收儲價三級棉每噸20400元,企業加工微利,接近保本經營。
南宮市世潮紡織公司總經理王軍介紹,目前,他們企業收購的籽棉不到去年的一半,由于棉籽等棉花農副產品價格下滑,加工利潤空間太小,所有紡織加工企業收購的勁頭都不足。
王軍說,許多棉花加工企業都希望:未來棉籽價格會有所回漲,棉農的惜售心理減弱,讓棉花加工企業步入正常生產軌道。
多種因素導致棉花生產“三減一降”
10月10日上午,在南宮市仔仲鎮前仔仲村,植棉大戶盧明權正從雇傭的摘棉農民手中接過棉花,一一過秤。盧明權說,今年畝均收棉只有400斤,比去年少了90斤。
和盧明權一樣,該市大屯鄉趙明橋村村民張和平也感覺今年的棉花產量降低了。“我承包了58畝棉田,畝收籽棉估計不到500斤,比去年每畝少收100斤左右。”
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去年相比,今年棉花生產表現為“三減一降”:“三減”即面積減、單產減、總產減。據統計,2012年全省預計播種面積為867.38萬畝,總產54萬噸左右,分別比去年減少8.58%、17.57%,單產預計比去年減少100多斤。“一降”即品質下降。由于主產棉區尤其是東、北部棉區遭受連續強降雨天氣,降雨范圍廣、雨勢強、影響大,造成棉田積水,發生嚴重爛桃現象,纖維品質下降嚴重。
省農業廳經作處處長鄧祥順介紹,今年播種面積和單產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是棉花價格大幅度降低。2011年新棉上市后籽棉價格為4元/斤左右,最低時3.5元/斤,只相當于棉價最高時的一半,棉農收入減少,植棉積極性降低。二是自2009年以來,我省棉區連續四年棉花生長中后期遭遇低溫陰雨天氣,爛桃現象嚴重,單產降低,收成減少。三是比較效益進一步下降。種兩季糧與種一季棉花相比,收入相差無幾,但植棉用工大大超過種糧。四是棉花種植比較費工。相對種糧,種棉機械化程度低,費工費時,病蟲防治、整枝打杈、采摘,要耗費大量的人工。
棉花生產成本增加,棉民收入降低
談起今年的收入,盧明權說:“我租賃了200畝地種棉花,除了畝產減少,租地種棉費用上漲是個不小的問題。”盧明權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他說,僅摘棉費用,就由去年的0.6元/斤,上漲到1元/斤。雇工的工資,也由去年的每天50元,上漲到每天70元。按現在的市場價格,扣除1200元的種植成本,每畝還可賺上400元。他種的200畝棉田,預計可收入8萬多元,將比去年少收3萬多元。
“由于人工費用提高和減產等原因,我今年的收入也將比去年減少近2萬元。”張和平也無奈地告訴筆者。
許多棉農反映,由于今年產量和品質的下降,雖然今年棉花收購價略高于去年同期,但總體上農民的收入還是降低了。
棉農惜售,加工企業利微,步履艱難
采訪中,筆者了解到,當前新棉收購進度緩慢,價低棉農惜售、不愿交;棉企收棉加工利微、不愿多收。“目前的企業狀況,比去年要艱難的多。”南宮市鴻泰棉花加工廠經理任九兵說,一方面,由于植棉利潤太小,棉農惜售嚴重,目前企業只收購了加工籽棉30萬公斤,比去年減少了近200萬公斤。另一方面,就加工利潤來說,現在企業收購價格為每斤4.1元,今年收儲價三級棉每噸20400元,企業加工微利,接近保本經營。
南宮市世潮紡織公司總經理王軍介紹,目前,他們企業收購的籽棉不到去年的一半,由于棉籽等棉花農副產品價格下滑,加工利潤空間太小,所有紡織加工企業收購的勁頭都不足。
王軍說,許多棉花加工企業都希望:未來棉籽價格會有所回漲,棉農的惜售心理減弱,讓棉花加工企業步入正常生產軌道。
回復 23142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