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醫用敷料出口形勢趨緩
2012-8-16
據統計,目前市場供應的各種醫用敷料超過2400種,敷料種類繁多,有紗布和人工合成纖維等傳統敷料,也有水膠體、水凝膠、藻酸鹽、抗菌等新型敷料。
據海關統計,今年1~6月,我國醫用敷料出口總額為11.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10.3億美元的出口額相比,增長8.73%。上半年醫用敷料出口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出口增速放緩,增幅與去年30%以上的平均增幅相比大幅回落,與醫療器械整體出口13.93%的增幅相比,顯示子行業出口增長動力不足;二是歐美需求顯疲軟,新興市場成為帶動出口增長的主力;三是大宗商品價格在波動中逐步回落趨向平穩,藥棉、紗布和繃帶類價格同比增長了1.59%。總體而言,由于歐美傳統市場需求疲軟,出口形勢不容樂觀,新興市場值得關注。
此外,在臨床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敷料是醫護人員常常遇到的棘手問題。傳統敷料價格低廉,效果較理想,但該類敷料吸收能力有限,無法保持創面愈合所需的濕潤環境,延遲創面愈合。新型敷料可促進傷口愈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更可以降低更換頻率,節省了人力,在當前醫護人員缺乏的大環境下有極大意義,但是新型敷料一般較傳統敷料昂貴,限制了其應用。臨床實踐證明,沒有哪一種敷料具備所有理想敷料的特點,也沒有哪一種敷料適用于一個創面的各個階段。因此從廠商的角度,了解醫護人員對各類產品在臨床應用中的評價,包括優點、缺點和存在問題等,對于開發性能更優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大有裨益,也是行業當前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
月出口額基本保持2000萬美元
從月度出口金額看,1~3月通常為出貨淡季,尤其是2月份逢春節假期,月度出口額低至1億美元,僅為月出口平均水平的一半,極大影響了整個一季度的出口。但進入二季度,月出口額仍保持平穩,基本保持2000萬美元/月的水平,因此整體出口增長仍較緩慢。增速相較去年下滑主要受到整體外貿形勢嚴峻、外需疲軟、產品價格下跌拉底出口額等因素影響。
2011年7月~2012年6月醫用敷料出口情況
新興市場成為拉動出口增長主力
從地區市場看,上半年對兩大傳統市場歐盟和北美的出口小幅增長,分別為4.55%和4.74%,低于總體增速,兩大市場份額累計65.85%;隨著市場多元化戰略的積極推進,中國與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增長仍然較快,對非洲和中東地區新興市場出口增幅分別達到了83.82%和79.21%。
從國別看,美國、日本、德國仍是我國醫用敷料出口的3大市場,全年對3大市場的出口占比達到了47.58%,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個百分點(2011年52.04%)。前十大國別市場中,對日本、德國、比利時和韓國的出口出現了負增長,對美國出口低于行業整體。
2012年1~6月醫用敷料出口國別市場情況
藥棉、紗布和繃帶出口價格逐步回落
藥棉、紗布和繃帶是醫用敷料出口的大宗商品,上半年出口4.32億美元,同比增長4.74%,占敷料出口的40.8%,同時出口量和價格同比均呈小幅上揚趨勢,出口量同比增長了3.1%,出口價格同比增長1.59%。
2011年7月~2012年6月藥棉、紗布和繃帶出口價格走勢(單位:萬美元/千克)
近一年來,藥棉、紗布和繃帶的出口價格波動中小幅上揚又逐步回落趨于平穩,二季度平均價格已經回落到7萬~7.2萬美元/公斤的區間,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從該類產品出口的地區市場看,歐美傳統市場需求有所回落,上半年對北美和歐洲出口均出現負增長,而對非洲、中東、拉美、東盟等地區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較快,按出口國別來看,前十大市場中有六個出現負增長。
2012年1~6月藥棉、紗布和繃帶出口地區市場
化纖制一次性或醫用無紡織物服裝也是敷料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上半年出口額為2.83億美元,同比增長13.53%,占敷料出口的25.18%。出口量同比增長了11.79%,出口價格基本保持平穩,同比增長了0.43%。從出口市場看,北美和歐洲是主要市場,兩大市場占出口總額的85.34%,雖然東盟、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仍較少,但增長較快。按國別來看,美國幾乎占據了出口的半壁江山,同時對前五大國別市場出口均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
出口十強企業占比略有下降
2012年上半年,出口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有21家,出口十強均為生產型企業,十強出口占比累計達到27.6%,相較去年同期29.06%略有下降。
從企業生存與市場匹配來看,許多出口型企業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內銷市場。然而國內醫用敷料(衛生材料)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品牌影響力和產品技術含量較國外企業還有一定差距,增加了醫院采購管理的困難。隨著微創手術的逐步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手術創傷、褥瘡相關的創傷護理有所減少,給行業發展帶來挑戰。未來市場需求是否會有減少趨勢?企業應如何與醫院更好的合作以提高采購效率、減少采購成本?這些都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現實問題。
貿易環境趨緊促成內銷增長
考慮到上半年出口增速下滑主要是受到一季度貿易周期淡季和產品出口價格同比下滑影響,而且從我國醫用敷料已經在國際市場占具較穩定的市場份額這一格局分析,下半年出口仍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增幅有望回升到二位數以上。但據企業反映,當前行業發展仍面臨多重挑戰,一是面臨原棉、水電等原材料和用工等各方面成本上漲的壓力,制造成本持續上漲削弱了我國產品的價格優勢;二是行業內低水平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問題仍比較突出,加上缺乏自主品牌和營銷渠道,導致企業難以掌握議價主動權;此外,貿易環境趨緊、國外市場風險的不確定性制約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在此形勢下,還需要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推進品牌建設,提升商品質量,主動開拓內銷市場。
事實上,內銷市場的確潛力巨大,一家普通三甲醫院每年衛生材料的采購規模能達到6億~7億人民幣,而消耗量大的醫院如北京阜外醫院、積水潭醫院能達到10億元人民幣。據統計,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衛生材料和醫療用品企業實現銷售收入9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38%。鑒于此,今年9月的國際醫用敷料大會將設置“新型敷料和醫院臨床應用”分論壇,邀請北京醫院、北大一院、北大人民醫院、協和醫院、煤炭總醫院、積水潭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院長、器械處處長、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及手術科室醫生等到會交流醫用敷料(衛生材料)采購和應用情況,為企業開拓內銷市場打開方便之門。
據海關統計,今年1~6月,我國醫用敷料出口總額為11.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10.3億美元的出口額相比,增長8.73%。上半年醫用敷料出口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出口增速放緩,增幅與去年30%以上的平均增幅相比大幅回落,與醫療器械整體出口13.93%的增幅相比,顯示子行業出口增長動力不足;二是歐美需求顯疲軟,新興市場成為帶動出口增長的主力;三是大宗商品價格在波動中逐步回落趨向平穩,藥棉、紗布和繃帶類價格同比增長了1.59%。總體而言,由于歐美傳統市場需求疲軟,出口形勢不容樂觀,新興市場值得關注。
此外,在臨床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敷料是醫護人員常常遇到的棘手問題。傳統敷料價格低廉,效果較理想,但該類敷料吸收能力有限,無法保持創面愈合所需的濕潤環境,延遲創面愈合。新型敷料可促進傷口愈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更可以降低更換頻率,節省了人力,在當前醫護人員缺乏的大環境下有極大意義,但是新型敷料一般較傳統敷料昂貴,限制了其應用。臨床實踐證明,沒有哪一種敷料具備所有理想敷料的特點,也沒有哪一種敷料適用于一個創面的各個階段。因此從廠商的角度,了解醫護人員對各類產品在臨床應用中的評價,包括優點、缺點和存在問題等,對于開發性能更優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大有裨益,也是行業當前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
月出口額基本保持2000萬美元
從月度出口金額看,1~3月通常為出貨淡季,尤其是2月份逢春節假期,月度出口額低至1億美元,僅為月出口平均水平的一半,極大影響了整個一季度的出口。但進入二季度,月出口額仍保持平穩,基本保持2000萬美元/月的水平,因此整體出口增長仍較緩慢。增速相較去年下滑主要受到整體外貿形勢嚴峻、外需疲軟、產品價格下跌拉底出口額等因素影響。
2011年7月~2012年6月醫用敷料出口情況
新興市場成為拉動出口增長主力
從地區市場看,上半年對兩大傳統市場歐盟和北美的出口小幅增長,分別為4.55%和4.74%,低于總體增速,兩大市場份額累計65.85%;隨著市場多元化戰略的積極推進,中國與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增長仍然較快,對非洲和中東地區新興市場出口增幅分別達到了83.82%和79.21%。
從國別看,美國、日本、德國仍是我國醫用敷料出口的3大市場,全年對3大市場的出口占比達到了47.58%,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個百分點(2011年52.04%)。前十大國別市場中,對日本、德國、比利時和韓國的出口出現了負增長,對美國出口低于行業整體。
2012年1~6月醫用敷料出口國別市場情況
藥棉、紗布和繃帶出口價格逐步回落
藥棉、紗布和繃帶是醫用敷料出口的大宗商品,上半年出口4.32億美元,同比增長4.74%,占敷料出口的40.8%,同時出口量和價格同比均呈小幅上揚趨勢,出口量同比增長了3.1%,出口價格同比增長1.59%。
2011年7月~2012年6月藥棉、紗布和繃帶出口價格走勢(單位:萬美元/千克)
近一年來,藥棉、紗布和繃帶的出口價格波動中小幅上揚又逐步回落趨于平穩,二季度平均價格已經回落到7萬~7.2萬美元/公斤的區間,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從該類產品出口的地區市場看,歐美傳統市場需求有所回落,上半年對北美和歐洲出口均出現負增長,而對非洲、中東、拉美、東盟等地區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較快,按出口國別來看,前十大市場中有六個出現負增長。
2012年1~6月藥棉、紗布和繃帶出口地區市場
化纖制一次性或醫用無紡織物服裝也是敷料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上半年出口額為2.83億美元,同比增長13.53%,占敷料出口的25.18%。出口量同比增長了11.79%,出口價格基本保持平穩,同比增長了0.43%。從出口市場看,北美和歐洲是主要市場,兩大市場占出口總額的85.34%,雖然東盟、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仍較少,但增長較快。按國別來看,美國幾乎占據了出口的半壁江山,同時對前五大國別市場出口均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
出口十強企業占比略有下降
2012年上半年,出口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有21家,出口十強均為生產型企業,十強出口占比累計達到27.6%,相較去年同期29.06%略有下降。
從企業生存與市場匹配來看,許多出口型企業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內銷市場。然而國內醫用敷料(衛生材料)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品牌影響力和產品技術含量較國外企業還有一定差距,增加了醫院采購管理的困難。隨著微創手術的逐步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手術創傷、褥瘡相關的創傷護理有所減少,給行業發展帶來挑戰。未來市場需求是否會有減少趨勢?企業應如何與醫院更好的合作以提高采購效率、減少采購成本?這些都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現實問題。
貿易環境趨緊促成內銷增長
考慮到上半年出口增速下滑主要是受到一季度貿易周期淡季和產品出口價格同比下滑影響,而且從我國醫用敷料已經在國際市場占具較穩定的市場份額這一格局分析,下半年出口仍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增幅有望回升到二位數以上。但據企業反映,當前行業發展仍面臨多重挑戰,一是面臨原棉、水電等原材料和用工等各方面成本上漲的壓力,制造成本持續上漲削弱了我國產品的價格優勢;二是行業內低水平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問題仍比較突出,加上缺乏自主品牌和營銷渠道,導致企業難以掌握議價主動權;此外,貿易環境趨緊、國外市場風險的不確定性制約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在此形勢下,還需要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推進品牌建設,提升商品質量,主動開拓內銷市場。
事實上,內銷市場的確潛力巨大,一家普通三甲醫院每年衛生材料的采購規模能達到6億~7億人民幣,而消耗量大的醫院如北京阜外醫院、積水潭醫院能達到10億元人民幣。據統計,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衛生材料和醫療用品企業實現銷售收入9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38%。鑒于此,今年9月的國際醫用敷料大會將設置“新型敷料和醫院臨床應用”分論壇,邀請北京醫院、北大一院、北大人民醫院、協和醫院、煤炭總醫院、積水潭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院長、器械處處長、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及手術科室醫生等到會交流醫用敷料(衛生材料)采購和應用情況,為企業開拓內銷市場打開方便之門。
回復 22759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