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部縣:順應形勢 打造蠶桑產業
2012-8-9
為落實省蠶業總站站長楊彪的“認識產業、找準位子、主攻突破”的指示,近日來,南部縣蠶桑產業領導迅速在全縣掀起了學先進、比差距、找原因、定目標、添措施、強政策的高潮,譜寫出了著力打造蠶桑產業的華章。
一、認清形勢,堅定發展蠶桑生產不動搖。
當前,世界經濟因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美國經濟低位徘徊、日本經濟受“3.11”大地震影響等,全球經濟正面臨“二次探底”,世界經濟將持續低迷。然而,作為中華文明的象征、國家的“瑰寶”—繭絲綢在勞動力和物質成本上漲的壓力和受技術、質量和品牌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真絲綢服裝等制成品出口量增反價跌的局面,一時難以改變。縣蠶桑產業領導小組要求全縣黨政干部和群眾要充分認識到蠶桑產業為南部經濟作出過歷史性的重大貢獻。其主要表現在于:
1、蠶桑產業是農民增收、工業增效、出口增匯的重要產業。涉及貿工農,一、二、三產業,關聯度高、產業鏈長。
2、蠶桑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的民生產業。全縣從事栽桑養蠶的農戶達2多萬戶,從事蠶繭收購經營的人員達100多人,從事繭絲綢加工的人員達1000多人,從事桑、蠶、種、繭、絲、綢的技術指導的人員200多人。在建設新農村、擴大就業、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蠶桑產業是綠色環保產業。桑樹能防風固沙、蓄水保水、凈化空氣,絲綢是“纖維皇后”,是人體第二肌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漂亮、生態、環保的消費理念已逐步形成。近年來,“絲綢進百姓家”逐步興起,“蠶絲被”被消費者廣泛接受。
4、蠶桑產業是承接轉移的重要產業。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東部地區蠶桑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對南部蠶桑加快產業升級、技術進步是難得發展機遇。
5、蠶桑是南部的傳統優勢產業。南部目前已是南部縣雖然是國家東桑西移試點縣、國家農業標準化蠶桑示范縣、四川省優質商品繭生產基地縣、四川省優勢特色效益農業蠶桑基地縣、南充市特色產業基地連片建設蠶繭產業先進縣、南充市蠶繭生產主產縣。
為了堅定不移地發展好蠶桑產業,南部縣人大常委會以《決定》的形式把蠶桑列為全縣的長效產業,今后,南部縣鄉(鎮)兩級將實行“換屆不換產業、換領導不換思路”。
二、科學定位,打造極具地方優勢的特色產業
南部縣委、縣政府通過實地調查,認真研究,縱橫對比,反復論證,重新對全縣蠶桑產業進行了戰略定位,即決定用3—5年時間,在南部建成“一大基地、兩大產業園、三大產業線、四大名片”的現代蠶桑產業。
一大基地:即在南部建成川東北年產優質蠶繭10萬擔、年產優質桑椹5萬噸的生產基地。
兩大產業園:即在河東工業園區建成集繅絲、織綢、印染、服裝為一體的河東絲綢工業園;在南隆鎮以八仙湖為中心集休閑、旅游、觀光、購物為一體的桑博園。
三大產業線:即在南部的西部地區建成以保城、雙峰、鐵鞭、大坪、丘埡、太霞、西河、店埡、桐坪、光中、神壩為核心,打造庫區6萬畝西部產業環線;在南部的中部地區以永慶、萬年、雙佛、興盛、建興、碾埡為核心,輻射大橋、伏虎、定水、建興四大片區,打造4萬畝中部產業環線;在南部的東南地區以楠木、碑院、中心、三清、五靈、碧龍、窯場為核心,輻射南隆、楠木、盤龍、東壩、王家五大片區,打造5萬畝東南產業環線。
四大名片:即在南部做響做亮經濟蠶桑、生態蠶桑、觀光蠶桑和品牌蠶桑四張名片。
三、力求創新,做實產業各環節工作
一是創新發展思路。發展催生使命,責任承載民心。“一年出拐點、兩年出亮點、三年出成效”是南部黨政共同的責任。堅持推進“三大轉變”,提升發展質效。即推進全縣63個鄉鎮分散栽桑養蠶向25個產業示范鄉(鎮)、65個產業示范村規模化栽桑養蠶轉變,農戶零星分散養蠶向業主大戶適度規模和專業化經營轉變,桑樹種植模式由單一的蠶業向生態、觀光、立體農業轉變。堅持健全“三大體系”,促進蠶業可持續發展,即建立健全以嘉佳絲綢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帶動體系,以先鋒、興盛為代表的專合組織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以政府投入為導向、農戶和民間投入為主體的保障體系。堅持推行“萬千百十”模式,加速桑園桑地有效流轉,充分利用桑樹資源,鎖定基本養蠶農戶,建立養蠶園區,培育業主大戶,打造萬擔繭鄉、千擔繭村、百擔繭社、十擔繭戶,實現“產業興鄉、產業強村、產業富民”。
二是創新發展方式。調整產業布局,建設特色基地。根據市場需求,突出本地資源優勢建基地,合理布局,連片開發,相對集中,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區域格局。培植大戶,通過大戶帶動,以點帶面,推動發展,走一戶帶一方、一村帶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
三是創新發展模式。充分利用桑樹資源,變桑樹資源為桑樹資本,積極探索桑樹利用的新模式,實現桑樹資源的多位開發,多途徑利用,多領域發展。特別要加強對蠶沙、桑枝、桑葉、桑葚、桑皮、蠶蛹、絲膠等副產物在食用菌、桑葉茶、食品生產、沼氣生產等方面的開發利用,重點發展以碑院的再生能源——杠炭、化裝品原料、興盛的“山泉牌”桑葉茶、伏虎的“懶叢牌”蠶絲被等一批具有一定規模、一定聲譽的民營產品,加大其產品自身的開發,做響品牌,擴大規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增效、蠶農增收。
四是創新養蠶制度。全面實施“四化養蠶”(小蠶共育化、大蠶省力化、簇具優良化、統防統消化)工程,在蠶桑示范鄉(鎮)集中修建小蠶共育工廠,全面搭建省力化蠶臺,普及推廣紙板方格簇,著力提高蠶繭單產、質量和效益。
五是創新考核辦法。重點考核畝桑養蠶量、畝桑產繭量、畝桑產果、畝桑效益,以片區為單位分季開展蠶繭現場大評比,根據各鄉鎮蠶繭的單產、總產、質量進行排位,對名次居后的實行責任追究制。
六是創新經營體制。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市場帶龍頭、龍頭連專合、專合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形式,實施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逐步建立產供銷、種養加、貿工農一體化的經營格局,發展各具特色的產業實體。具體動作是公司與合作社簽訂不同等級的蠶繭購銷合同,合作社按照公司的要求和“五統一”的服務組織農戶進行生產蠶繭,農戶生產的蠶繭統一按照合作社社員大會擬定的最低保護價銷售到合作社,合作社經過粗加工,再會同公司進行抽樣試繅,試繅成績結合當年當季當時市場行情進行議價銷售,銷售結果,合作社再按社員的蠶繭等級和交易量進行第二次返利。
七是創新幫扶機制。建立縣級部門包鄉、鄉鎮干部包基本養蠶戶的幫扶制度,讓全縣黨政干部和群眾在蠶桑產業發展上做到思想同心、認識同聲、目標同向、行動同步。
八是創新科技推廣。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向仲懷教授為南部縣科技顧問,并與西南大學、省蠶研所開展“院(所)縣聯姻、產研結合”活動,通過手機短信、廣播電視、互聯網、黨政網等多種形式發布適時的蠶業信息和蠶事技術。目前,全縣基本形成了以西南農業大學、省蠶研所為主的外聘高層技術專家、本縣專業技術人員和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三支隊伍聯手搞技術推廣的科技運作機制。特別是當前,全縣技術干部和各合作社技術人員抗高溫、冒酷暑深入各蠶桑鄉鎮,走村串戶,發動群眾,征訂蠶種,培訓技術;組織專業隊,統一消毒防病;蹲守共育室,言傳身教共育人員,嚴把共育質量;催逐養蠶農戶添置省力蠶臺和優良簇具,努力提高蠶繭質量。(四川蠶業)
一、認清形勢,堅定發展蠶桑生產不動搖。
當前,世界經濟因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美國經濟低位徘徊、日本經濟受“3.11”大地震影響等,全球經濟正面臨“二次探底”,世界經濟將持續低迷。然而,作為中華文明的象征、國家的“瑰寶”—繭絲綢在勞動力和物質成本上漲的壓力和受技術、質量和品牌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真絲綢服裝等制成品出口量增反價跌的局面,一時難以改變。縣蠶桑產業領導小組要求全縣黨政干部和群眾要充分認識到蠶桑產業為南部經濟作出過歷史性的重大貢獻。其主要表現在于:
1、蠶桑產業是農民增收、工業增效、出口增匯的重要產業。涉及貿工農,一、二、三產業,關聯度高、產業鏈長。
2、蠶桑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的民生產業。全縣從事栽桑養蠶的農戶達2多萬戶,從事蠶繭收購經營的人員達100多人,從事繭絲綢加工的人員達1000多人,從事桑、蠶、種、繭、絲、綢的技術指導的人員200多人。在建設新農村、擴大就業、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蠶桑產業是綠色環保產業。桑樹能防風固沙、蓄水保水、凈化空氣,絲綢是“纖維皇后”,是人體第二肌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漂亮、生態、環保的消費理念已逐步形成。近年來,“絲綢進百姓家”逐步興起,“蠶絲被”被消費者廣泛接受。
4、蠶桑產業是承接轉移的重要產業。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東部地區蠶桑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對南部蠶桑加快產業升級、技術進步是難得發展機遇。
5、蠶桑是南部的傳統優勢產業。南部目前已是南部縣雖然是國家東桑西移試點縣、國家農業標準化蠶桑示范縣、四川省優質商品繭生產基地縣、四川省優勢特色效益農業蠶桑基地縣、南充市特色產業基地連片建設蠶繭產業先進縣、南充市蠶繭生產主產縣。
為了堅定不移地發展好蠶桑產業,南部縣人大常委會以《決定》的形式把蠶桑列為全縣的長效產業,今后,南部縣鄉(鎮)兩級將實行“換屆不換產業、換領導不換思路”。
二、科學定位,打造極具地方優勢的特色產業
南部縣委、縣政府通過實地調查,認真研究,縱橫對比,反復論證,重新對全縣蠶桑產業進行了戰略定位,即決定用3—5年時間,在南部建成“一大基地、兩大產業園、三大產業線、四大名片”的現代蠶桑產業。
一大基地:即在南部建成川東北年產優質蠶繭10萬擔、年產優質桑椹5萬噸的生產基地。
兩大產業園:即在河東工業園區建成集繅絲、織綢、印染、服裝為一體的河東絲綢工業園;在南隆鎮以八仙湖為中心集休閑、旅游、觀光、購物為一體的桑博園。
三大產業線:即在南部的西部地區建成以保城、雙峰、鐵鞭、大坪、丘埡、太霞、西河、店埡、桐坪、光中、神壩為核心,打造庫區6萬畝西部產業環線;在南部的中部地區以永慶、萬年、雙佛、興盛、建興、碾埡為核心,輻射大橋、伏虎、定水、建興四大片區,打造4萬畝中部產業環線;在南部的東南地區以楠木、碑院、中心、三清、五靈、碧龍、窯場為核心,輻射南隆、楠木、盤龍、東壩、王家五大片區,打造5萬畝東南產業環線。
四大名片:即在南部做響做亮經濟蠶桑、生態蠶桑、觀光蠶桑和品牌蠶桑四張名片。
三、力求創新,做實產業各環節工作
一是創新發展思路。發展催生使命,責任承載民心。“一年出拐點、兩年出亮點、三年出成效”是南部黨政共同的責任。堅持推進“三大轉變”,提升發展質效。即推進全縣63個鄉鎮分散栽桑養蠶向25個產業示范鄉(鎮)、65個產業示范村規模化栽桑養蠶轉變,農戶零星分散養蠶向業主大戶適度規模和專業化經營轉變,桑樹種植模式由單一的蠶業向生態、觀光、立體農業轉變。堅持健全“三大體系”,促進蠶業可持續發展,即建立健全以嘉佳絲綢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帶動體系,以先鋒、興盛為代表的專合組織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以政府投入為導向、農戶和民間投入為主體的保障體系。堅持推行“萬千百十”模式,加速桑園桑地有效流轉,充分利用桑樹資源,鎖定基本養蠶農戶,建立養蠶園區,培育業主大戶,打造萬擔繭鄉、千擔繭村、百擔繭社、十擔繭戶,實現“產業興鄉、產業強村、產業富民”。
二是創新發展方式。調整產業布局,建設特色基地。根據市場需求,突出本地資源優勢建基地,合理布局,連片開發,相對集中,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區域格局。培植大戶,通過大戶帶動,以點帶面,推動發展,走一戶帶一方、一村帶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
三是創新發展模式。充分利用桑樹資源,變桑樹資源為桑樹資本,積極探索桑樹利用的新模式,實現桑樹資源的多位開發,多途徑利用,多領域發展。特別要加強對蠶沙、桑枝、桑葉、桑葚、桑皮、蠶蛹、絲膠等副產物在食用菌、桑葉茶、食品生產、沼氣生產等方面的開發利用,重點發展以碑院的再生能源——杠炭、化裝品原料、興盛的“山泉牌”桑葉茶、伏虎的“懶叢牌”蠶絲被等一批具有一定規模、一定聲譽的民營產品,加大其產品自身的開發,做響品牌,擴大規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增效、蠶農增收。
四是創新養蠶制度。全面實施“四化養蠶”(小蠶共育化、大蠶省力化、簇具優良化、統防統消化)工程,在蠶桑示范鄉(鎮)集中修建小蠶共育工廠,全面搭建省力化蠶臺,普及推廣紙板方格簇,著力提高蠶繭單產、質量和效益。
五是創新考核辦法。重點考核畝桑養蠶量、畝桑產繭量、畝桑產果、畝桑效益,以片區為單位分季開展蠶繭現場大評比,根據各鄉鎮蠶繭的單產、總產、質量進行排位,對名次居后的實行責任追究制。
六是創新經營體制。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市場帶龍頭、龍頭連專合、專合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形式,實施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逐步建立產供銷、種養加、貿工農一體化的經營格局,發展各具特色的產業實體。具體動作是公司與合作社簽訂不同等級的蠶繭購銷合同,合作社按照公司的要求和“五統一”的服務組織農戶進行生產蠶繭,農戶生產的蠶繭統一按照合作社社員大會擬定的最低保護價銷售到合作社,合作社經過粗加工,再會同公司進行抽樣試繅,試繅成績結合當年當季當時市場行情進行議價銷售,銷售結果,合作社再按社員的蠶繭等級和交易量進行第二次返利。
七是創新幫扶機制。建立縣級部門包鄉、鄉鎮干部包基本養蠶戶的幫扶制度,讓全縣黨政干部和群眾在蠶桑產業發展上做到思想同心、認識同聲、目標同向、行動同步。
八是創新科技推廣。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向仲懷教授為南部縣科技顧問,并與西南大學、省蠶研所開展“院(所)縣聯姻、產研結合”活動,通過手機短信、廣播電視、互聯網、黨政網等多種形式發布適時的蠶業信息和蠶事技術。目前,全縣基本形成了以西南農業大學、省蠶研所為主的外聘高層技術專家、本縣專業技術人員和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三支隊伍聯手搞技術推廣的科技運作機制。特別是當前,全縣技術干部和各合作社技術人員抗高溫、冒酷暑深入各蠶桑鄉鎮,走村串戶,發動群眾,征訂蠶種,培訓技術;組織專業隊,統一消毒防病;蹲守共育室,言傳身教共育人員,嚴把共育質量;催逐養蠶農戶添置省力蠶臺和優良簇具,努力提高蠶繭質量。(四川蠶業)
回復 227067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