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品云集比拼創新膽量
2012-7-12
6月28日至29日,2012中國國際家用紡織產品設計大賽床品類評比在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舉行。
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洪說:“通州政府專門為大賽成立了‘張謇’杯組委會,大力支持中國國際家紡設計大賽在通州舉辦,借由大賽的力量引導家紡企業重視設計與創新。”
大賽引領創新作品緊扣主題
從眾多參賽作品中可以看出,設計師對此次大賽的主題“貴·尚”有較為充分的了解,力求尋找新的設計手法和表現方式,緊扣主題,在工藝、色彩和細節處理上均有突破,體現了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主辦方邀請了行業權威專家及公證處工作人員組成專家評比工作組,對參賽作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專業評比。歷經兩天,最終分別選出了藝術創意設計獎2名、流行應用設計獎2名、形象視覺設計獎2名、最佳工藝品質獎2名、民族風格設計獎1名、款式造型設計獎1名、產品配套設計獎1名、面料花色設計獎1名。此外,根據參評作品的總數,將選送30%~50%的作品入圍“張謇”杯·2012中國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參加決賽,而獲獎作品將于8月底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上亮相。
中國家紡協會副會長、南通家紡協會會長俞建輝在參觀評比現場后表示:“此次不乏許多家紡企業的作品,越來越多的家紡企業已經具有其獨特風格。目前,通州的家紡產業在全國已形成一定的規模與影響力,但許多小型家紡企業在設計方面還需加強力度。歷屆中國國際家紡產品設計大賽的成功舉辦,有力地推動了家紡設計人才的增加,引導了設計創新的突破。”
設計手法增加民族風格多樣
參賽作品《布達拉宮》在評比現場非常吸引眼球,其運用藏族民族特色結合十字繡、毛皮、串珠等元素,展現出了中國少數民族的風格特色。
高級家紡設計師、終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王福文針對大賽作品表示:“相比往年,本次大賽的參賽作品可以說提升了一個檔次,首先,許多作品在工藝上有許多不同于以往的變化,運用到很多種‘繡’法,比如說‘絲帶繡’、‘繩繡’、‘毛巾繡’等等,有些作品甚至運用了中國水墨畫的繪畫方式表現出晶瑩剔透的質感。《清明上河圖》、《荷塘月色》等作品則運用‘繡’法,打造出一幅幅風景畫,其深、淺、濃、淡繡得過渡自然,精細度也相當高,雖然有許多細節、設計整體造型等方面還有待改進,但整體效果已不同凡響。其次,參賽作品的風格化多樣、新穎,在評比現場,至少出現了五種以上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作品,除了少數民族風格的,漢族風格的作品也頗有看點,尤其是紅色和綠色相搭配所呈現的‘大花布’。在曾經80年代至90年代時,這些大花布做得非常細膩,但是現今市面上所生產的大花布卻偷工減料,不僅手感粗糙,花型也缺少立體感和層次感,設計師若是想專注研究中國傳統的大花布,不妨自己動手去嘗試創新,可以運用‘扎染’、噴繪等手法,多動腦筋,做出設計感強的大花布。”
企業創新不足理念有待突破
企業參賽作品《盛世華彩》在提花工藝的設計、面料的拼接上很有創意,其運用細密的小點靈活排列在床品上,看似規矩卻又多變,動感十足。連續幾年擔任大賽評委的南通大學教授張毅認為:“該作品結合了像國外宣傳畫似的元素與中國特色,具有較強的藝術感與創意,但是邊角處后期填補的紋樣卻與整體略有偏差,使效果減半。”
“雖然企業參賽作品每年都有一定的突破,但整體來看,企業參賽作品的創意步伐都邁得不夠大,企業家的理念必須與時俱進,為長遠的目標打好根基,注重提升品牌價值,重視產品設計,善待設計師并精心培養設計師才是企業成功占據市場的重點。‘創意’是大賽永恒的核心,大賽創辦的目的就是挖掘具有創新精神的家紡設計人才,學生膽大、創新度高,卻缺少材料,企業材料、技術豐富,卻顧慮太多,難有創新突破,若能把兩者相結合,效果定會不同反響。”張毅認為。
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洪說:“通州政府專門為大賽成立了‘張謇’杯組委會,大力支持中國國際家紡設計大賽在通州舉辦,借由大賽的力量引導家紡企業重視設計與創新。”
大賽引領創新作品緊扣主題
從眾多參賽作品中可以看出,設計師對此次大賽的主題“貴·尚”有較為充分的了解,力求尋找新的設計手法和表現方式,緊扣主題,在工藝、色彩和細節處理上均有突破,體現了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主辦方邀請了行業權威專家及公證處工作人員組成專家評比工作組,對參賽作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專業評比。歷經兩天,最終分別選出了藝術創意設計獎2名、流行應用設計獎2名、形象視覺設計獎2名、最佳工藝品質獎2名、民族風格設計獎1名、款式造型設計獎1名、產品配套設計獎1名、面料花色設計獎1名。此外,根據參評作品的總數,將選送30%~50%的作品入圍“張謇”杯·2012中國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參加決賽,而獲獎作品將于8月底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上亮相。
中國家紡協會副會長、南通家紡協會會長俞建輝在參觀評比現場后表示:“此次不乏許多家紡企業的作品,越來越多的家紡企業已經具有其獨特風格。目前,通州的家紡產業在全國已形成一定的規模與影響力,但許多小型家紡企業在設計方面還需加強力度。歷屆中國國際家紡產品設計大賽的成功舉辦,有力地推動了家紡設計人才的增加,引導了設計創新的突破。”
設計手法增加民族風格多樣
參賽作品《布達拉宮》在評比現場非常吸引眼球,其運用藏族民族特色結合十字繡、毛皮、串珠等元素,展現出了中國少數民族的風格特色。
高級家紡設計師、終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王福文針對大賽作品表示:“相比往年,本次大賽的參賽作品可以說提升了一個檔次,首先,許多作品在工藝上有許多不同于以往的變化,運用到很多種‘繡’法,比如說‘絲帶繡’、‘繩繡’、‘毛巾繡’等等,有些作品甚至運用了中國水墨畫的繪畫方式表現出晶瑩剔透的質感。《清明上河圖》、《荷塘月色》等作品則運用‘繡’法,打造出一幅幅風景畫,其深、淺、濃、淡繡得過渡自然,精細度也相當高,雖然有許多細節、設計整體造型等方面還有待改進,但整體效果已不同凡響。其次,參賽作品的風格化多樣、新穎,在評比現場,至少出現了五種以上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作品,除了少數民族風格的,漢族風格的作品也頗有看點,尤其是紅色和綠色相搭配所呈現的‘大花布’。在曾經80年代至90年代時,這些大花布做得非常細膩,但是現今市面上所生產的大花布卻偷工減料,不僅手感粗糙,花型也缺少立體感和層次感,設計師若是想專注研究中國傳統的大花布,不妨自己動手去嘗試創新,可以運用‘扎染’、噴繪等手法,多動腦筋,做出設計感強的大花布。”
企業創新不足理念有待突破
企業參賽作品《盛世華彩》在提花工藝的設計、面料的拼接上很有創意,其運用細密的小點靈活排列在床品上,看似規矩卻又多變,動感十足。連續幾年擔任大賽評委的南通大學教授張毅認為:“該作品結合了像國外宣傳畫似的元素與中國特色,具有較強的藝術感與創意,但是邊角處后期填補的紋樣卻與整體略有偏差,使效果減半。”
“雖然企業參賽作品每年都有一定的突破,但整體來看,企業參賽作品的創意步伐都邁得不夠大,企業家的理念必須與時俱進,為長遠的目標打好根基,注重提升品牌價值,重視產品設計,善待設計師并精心培養設計師才是企業成功占據市場的重點。‘創意’是大賽永恒的核心,大賽創辦的目的就是挖掘具有創新精神的家紡設計人才,學生膽大、創新度高,卻缺少材料,企業材料、技術豐富,卻顧慮太多,難有創新突破,若能把兩者相結合,效果定會不同反響。”張毅認為。
回復 225260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