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絲綢行業從家紡發力 破解內憂外患
2012-7-10
在內“憂”外“患”雙面夾擊下,中國絲綢業選擇從已被國內消費者普遍認可的家紡產品發力或將成為我國絲綢業拓展內銷市場的突破口。
發達經濟體消費持續低位,歐盟需求萎縮,絲綢企業坐等外貿訂單生產的日子難以為繼,積極拓展內銷市場成為絲綢企業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的方向。
日前,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等牽頭支持,浙江省商務廳、四川省商務廳、山東省貿促會、市商務委共同在北京金源燕莎主辦了2012北京絲綢商品大集活動,參展省市精心挑選了47家重點絲綢企業參展,這也是國家政府部門引導絲綢企業打開內銷之門的一種積極方式。
外患:訂單萎縮成常態
“去年死高利貸,今年上半年死互保圈,下半年死無訂單……這局面遲早要來。”絲綢之路董事長凌蘭芳在7月4日的微博這樣寫道。
據商務部旗下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近日提供的《2012年繭絲綢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美國經濟低位徘徊以及日本經濟災后需長期恢復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將面臨“二次探底”的風險不斷增加,世界絲綢市場消費增長難度較大,下半年我國主要絲綢出口市場需求難有大起色。
“由于國際市場不景氣,國外消費市場萎縮,2012年上半年我們鼎盛絲綢面料產品的出口量減少了近1/3。”
這是江蘇一家中小民營絲綢企業的原料出口現狀,然而這并不是個案,幾乎整個絲綢行業乃至紡織業都出現了這種尷尬。
在勞動力和原料成本的推高下,我國原料性絲綢商品出口價增量減的局面短期內很難改變。此外,國際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由于歐美等多個國家在資金和技術上大力支持印度、泰國、越南、巴西等國家蠶絲業的發展,這些發展中國家依托更低的原料、勞動力成本,還有更優惠的政策措施,出口競爭力迅速提升,出口的棉紗以及家紡產品比我國更具價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國出口加工型中小企業的訂單流失。
內憂:轉型升級壓力大
企業轉型無疑要更新設備、加大研發以及培養和引進人才,這些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在絲綢行業利潤率相對偏低,特別是在成本不斷上漲、利潤不斷減少的情況下,稅負重、貸款難等成了企業轉型的間接阻礙,不斷高企的人工成本和人才稀缺讓中小絲綢企業的轉型之路進退維谷。
報告顯示,自2011年以來,我國物價指標持續走高,原材料、資源、能源、運輸、土地等要素價格出現全面上漲的局面;“用工荒、招工難”現象加劇了企業的經營壓力。紡織行業已經由“高增長,低成本”進入了“低增長,高成本”。
此外,現行的稅收政策也加大了絲綢企業的轉型壓力,促使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無法投入充足的資金到產品研發、技術升級、人才培養、品牌建設等重要環節。
“絲綢行業利潤率相對偏低,特別是在成本不斷上漲、利潤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轉型升級更加困難。加之絲綢行業成本積累速度非常緩慢,有的企業依靠別的產業發展來反哺,但我們達利一直‘專注絲綢’,這就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寇勇琦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吳建華則指出人才成本是大問題。由于技術工人老齡化情況的出現,而絲綢對技術經驗的依賴,讓人才問題在轉型期凸顯無疑。目前國內絲綢科技人才的存量和質量與繭絲綢行業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而高等院校中培養絲綢專業方向的院校招生人數較少,專業課程設置上明顯弱化,專業人才儲備嚴重不足,企業求賢如渴。
此外,融資貸款的不利政策也讓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困難重重。
應對:從家紡消費突破
國際市場疲軟,出口困難的情況短時間內難以改善,然要開啟國內絲綢消費之門也未必立竿就能見影。由于絲綢企業長期以出口為主,在國內市場上營銷網絡的建設依然薄弱,搭建中國絲綢品牌營銷網絡戰略平臺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秘書長雷利民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擴大絲綢的內銷市場,首先要提高國內消費者對絲綢產品的認知,這與生產企業轉型升級、絲綢產品的設計水平,還有企業的宣傳、推廣、品牌營銷等都息息相關,絲綢企業應根據國內市場的消費特點,調整產品結構,加強產品設計開發力度。
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生活方式的追求,家紡類絲綢產品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蠶絲被產量達2046萬條,同比增長19.32%,已經成為我國絲綢行業新的增長點。
隨著人均GDP的提高,國內對中高檔消費品需求逐步增加,在綢緞、服裝等傳統消費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的同時,家紡產品中的蠶絲被、針織產品、裝飾絲綢等非傳統性產品有很大提升空間,也是未來國內市場絲綢產品消費的熱點。
業內有專家認為,企業應該緊緊抓住絲綢家紡系列產品逐漸獲得國內消費者廣泛認同的契機,以家紡產品為跳板,通過做優做精家紡產品,以點帶面重塑絲綢新形象,從而帶動其它絲綢產品的暢銷。
在談及家紡產品的內銷市場前景時,雷利民樂觀看待。“很多一線品牌,其生產的蠶絲被、家紡產品都用到了絲綢,絲綢家紡有望成為未來國內絲綢消費市場的熱點。
發達經濟體消費持續低位,歐盟需求萎縮,絲綢企業坐等外貿訂單生產的日子難以為繼,積極拓展內銷市場成為絲綢企業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的方向。
日前,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等牽頭支持,浙江省商務廳、四川省商務廳、山東省貿促會、市商務委共同在北京金源燕莎主辦了2012北京絲綢商品大集活動,參展省市精心挑選了47家重點絲綢企業參展,這也是國家政府部門引導絲綢企業打開內銷之門的一種積極方式。
外患:訂單萎縮成常態
“去年死高利貸,今年上半年死互保圈,下半年死無訂單……這局面遲早要來。”絲綢之路董事長凌蘭芳在7月4日的微博這樣寫道。
據商務部旗下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近日提供的《2012年繭絲綢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美國經濟低位徘徊以及日本經濟災后需長期恢復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將面臨“二次探底”的風險不斷增加,世界絲綢市場消費增長難度較大,下半年我國主要絲綢出口市場需求難有大起色。
“由于國際市場不景氣,國外消費市場萎縮,2012年上半年我們鼎盛絲綢面料產品的出口量減少了近1/3。”
這是江蘇一家中小民營絲綢企業的原料出口現狀,然而這并不是個案,幾乎整個絲綢行業乃至紡織業都出現了這種尷尬。
在勞動力和原料成本的推高下,我國原料性絲綢商品出口價增量減的局面短期內很難改變。此外,國際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由于歐美等多個國家在資金和技術上大力支持印度、泰國、越南、巴西等國家蠶絲業的發展,這些發展中國家依托更低的原料、勞動力成本,還有更優惠的政策措施,出口競爭力迅速提升,出口的棉紗以及家紡產品比我國更具價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國出口加工型中小企業的訂單流失。
內憂:轉型升級壓力大
企業轉型無疑要更新設備、加大研發以及培養和引進人才,這些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在絲綢行業利潤率相對偏低,特別是在成本不斷上漲、利潤不斷減少的情況下,稅負重、貸款難等成了企業轉型的間接阻礙,不斷高企的人工成本和人才稀缺讓中小絲綢企業的轉型之路進退維谷。
報告顯示,自2011年以來,我國物價指標持續走高,原材料、資源、能源、運輸、土地等要素價格出現全面上漲的局面;“用工荒、招工難”現象加劇了企業的經營壓力。紡織行業已經由“高增長,低成本”進入了“低增長,高成本”。
此外,現行的稅收政策也加大了絲綢企業的轉型壓力,促使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無法投入充足的資金到產品研發、技術升級、人才培養、品牌建設等重要環節。
“絲綢行業利潤率相對偏低,特別是在成本不斷上漲、利潤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轉型升級更加困難。加之絲綢行業成本積累速度非常緩慢,有的企業依靠別的產業發展來反哺,但我們達利一直‘專注絲綢’,這就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寇勇琦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吳建華則指出人才成本是大問題。由于技術工人老齡化情況的出現,而絲綢對技術經驗的依賴,讓人才問題在轉型期凸顯無疑。目前國內絲綢科技人才的存量和質量與繭絲綢行業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而高等院校中培養絲綢專業方向的院校招生人數較少,專業課程設置上明顯弱化,專業人才儲備嚴重不足,企業求賢如渴。
此外,融資貸款的不利政策也讓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困難重重。
應對:從家紡消費突破
國際市場疲軟,出口困難的情況短時間內難以改善,然要開啟國內絲綢消費之門也未必立竿就能見影。由于絲綢企業長期以出口為主,在國內市場上營銷網絡的建設依然薄弱,搭建中國絲綢品牌營銷網絡戰略平臺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秘書長雷利民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擴大絲綢的內銷市場,首先要提高國內消費者對絲綢產品的認知,這與生產企業轉型升級、絲綢產品的設計水平,還有企業的宣傳、推廣、品牌營銷等都息息相關,絲綢企業應根據國內市場的消費特點,調整產品結構,加強產品設計開發力度。
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生活方式的追求,家紡類絲綢產品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蠶絲被產量達2046萬條,同比增長19.32%,已經成為我國絲綢行業新的增長點。
隨著人均GDP的提高,國內對中高檔消費品需求逐步增加,在綢緞、服裝等傳統消費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的同時,家紡產品中的蠶絲被、針織產品、裝飾絲綢等非傳統性產品有很大提升空間,也是未來國內市場絲綢產品消費的熱點。
業內有專家認為,企業應該緊緊抓住絲綢家紡系列產品逐漸獲得國內消費者廣泛認同的契機,以家紡產品為跳板,通過做優做精家紡產品,以點帶面重塑絲綢新形象,從而帶動其它絲綢產品的暢銷。
在談及家紡產品的內銷市場前景時,雷利民樂觀看待。“很多一線品牌,其生產的蠶絲被、家紡產品都用到了絲綢,絲綢家紡有望成為未來國內絲綢消費市場的熱點。
回復 225019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