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與會展:旋轉的“雙人舞”
2012-7-2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展會已成為人們接受最新信息、把握市場趨勢的載體,成為助推產業升級和市場轉型的重要力量。在眾多綜合性展會和專業性展會的比拼過程中,義烏小商品、紹興紡織等以市場為依托的會展已經開始躋身國際知名展會之列。不僅如此,通過承接各種展會,浙江許多專業市場也成功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而我們也一直孜孜不倦,探求和記錄著市場之翼——會展給浙江市場帶來的廣泛而深刻的變化。
記錄浙江市場的興奮點
第一代市場、第二代市場,第三代市場……浙江人對市場永無止境的開拓和創新熱情讓人驚訝不已。在這樣的不斷摸索中,會展業也成為浙江專業市場的一個突破口。
一直以來,《市場導報》在關注省內各個龍頭市場的同時,也把會展作為重點報道對象,因為實踐中,它給市場帶來了無限的活力。都說市場就是一場永不落幕的展銷會,一年365天天有展銷,但天天有展銷就沒有了熱點,周而復始,市場就缺了活力和注意力。適時的會展,就像平地起波瀾,一石千層浪,能劃出市場的興奮點。
在首屆中國浙江國際旅游商品交易會上期間,《市場導報》推出了《義烏:市場與會展比翼雙飛》的報道,以義烏為樣本,深入而具體地剖析了市場與會展之間的密切聯系。
文章認為,“市場需要會展助興……中國小商品博覽會每年舉辦一屆,規模和檔次逐年攀升,一些國內國際大客商紛至沓來,市場經營戶通過會展呼吸到了世界發展潮流的氣息。就義烏市場而言,會展是市場常年展當中的一個高潮和集大成,含金量高,每次展后,都有一批客商留下來生根開花結果。”
對眾多的專業市場會展進行報道后我們發現,目前浙江的許多專業市場都形成了集“集群采購、商品展示、品牌孵化、電子商務、倉儲配送”于一體的市場產業鏈,并形成了以生產企業為下游產業,博覽會展為上游產業的產業鏈體系,形成了“專業市場拓展新的空間,品牌展會尋求新的平臺”的新發展格局。
在一篇名為《讓展會發揮最大效益》的報道中,《市場導報》認為,“從展會自身的內涵來說,所形成和包含的產業鏈十分強大,遠比單純專業市場的商品交易豐富和全面,并且具備更大的公眾參與性,吸引人流、聚攏人氣的能力也更強。”而“市場+展會”的形式,也給專業市場帶來更多新變化,比如專業市場開始逐步以商圈的形式展現,生產企業開始進駐專業市場,設立專屬的品牌展示區,又比如,融合展會中“會議博覽、論壇培訓、品牌展示、信息交流、文化創意、休閑娛樂”等內容,形成“購物旅游區”,等等。
見證會展業的蓬勃壯大
不僅有面上的報道,對于會展的一些細節,《市場導報》也觀察得細致入微,因為有時候,透過一滴水,就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2004年,《市場導報》推出了《今年義博會洋面孔將增加三成》的報道,生動展現了義博會走向國際化的面貌。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義博會仍如期舉行,當時義烏經濟特別是外貿出口面臨著嚴峻考驗,如何通過義博會提振義烏外貿出口行業的信心,同時鼓勵義烏小商品產業趁勢實現轉型升級。義烏市委領導也希望通過宣傳好義博會,來為義烏企業撐腰打氣。經義烏市委宣傳部主要領導與《市場導報》負責人商議,在義博會期間,《市場導報》推出《義博會義烏轉型升級的新載體》的長篇報道,報道受到義烏方面的充分肯定。
除了義烏,踏著時間的節拍,省內幾大龍頭市場舉辦的會展上,也都有《市場導報》的身影。紹興紡博會,是市場與會展互動的又一個成功案例。在連續對此的報道中,《市場導報》也推出了一系列重頭稿件,比如《創新、專業、國際——紹興紡博會展現國際紡織之都魅力》。
這篇報道中,《市場導報》記者具象地展現了紡博會出現的幾大新變化。文章中寫道:“與往年相比,紡博會的展品更為豐富,并且,一點也不比廣交會遜色,廣交會如同大雜燴,而紡博會則更具專業優勢。”
2009年,輕紡城紹興柯橋在舉辦了多年紡博會之后,希望能在紡博會之外引入更多展會。“展會興則市場興,市場興則產業更興。”這是紹興縣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在接受《市場導報》記者采訪時說的一句話。當年8月29日舉行的“展旺柯橋”中國輕紡城會展推介會上,三大會展簽約落戶紹興縣,同時紹興輕紡城會展辦也與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當天,53家國內外知名展會公司負責人云集紹興柯橋,就前來柯橋辦展進行觀摩研討。紹興縣希望通過展“旺”柯橋,在柯橋城區做到“月月有會展”。目前,柯橋除紡博會外,還有蘭博會、創意產業博覽會、汽車博覽會、印染針織新技術展覽會等。
在浙江,每年與市場有關的展會有不少,《市場導報》作為以關注專業市場為己任的媒體,對于這類展會都給予高度重視,先后推出大量報道。《市場導報》記者見證了義博會、柯橋紡博會、余姚塑博會、諸暨珍珠節、永康門博會……一個個展會活動的推出、成長和壯大,《市場導報》都一一見證了全過程。
把脈會展業折射浙江經濟
除了義博會、紡博會等,對于浙洽會、消博會這樣的大型會展,我們的報道也從不缺席。
1999年,第一屆浙洽會在寧波舉行,《市場導報》即對此進行了相關報道。《我省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經貿盛會——99浙洽會在甬開幕》一文對浙洽會的內容進行了精要的概括:“除一般性的投資貿易洽談活動外,還設立了開發區、重點產業、科技人才和旅游促銷等專業展館,并將開展6場專題招商活動。”此后,每年的浙洽會,《市場導報》都會推出相關的文字以及圖片報道。
《浙洽會大打臺灣牌》是其中的一篇報道。在第五屆浙洽會上,《市場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留意到,會展上不僅設立了臺灣館,開放論壇上專題開講兩岸產業合作,還有一場海峽兩岸產業對接暨投資洽談會。敏捷地捕捉到這些訊息后,《市場導報》記者作出了浙江將成為臺灣企業下一個拓展重點的分析,而此后的發展也證明,這確實是一個準確的信號。
在報道形式上,除了文字之外,《市場導報》也采用圖片來生動呈現會展上的點滴。第七屆浙洽會,《市場導報》推出了一個整版的圖片報道《浙洽會、消博會萬商云集,商機無限》,七幅不同內容的畫面生動地帶讀者走入了會展現場,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其實,《市場導報》攝影記者朱釗年從1999年第一屆浙洽會開始,每年都跑浙洽會,成為浙洽會的“新聞專業戶”,14年來每一屆浙洽會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了每一屆浙洽會的變化,哪怕這些變化很細微,也都不能“逃”過他的眼睛。
除了對省內展會的報道,《市場導報》也把視線擴大到更遠的廣交會、華交會、中博會等。比如《一個外貿企業的廣交會》就是以浙江一家外貿企業的廣交會經歷為切入口,度量了浙江外貿的即時溫度。
在此之外,對一些會展上出現的問題,《市場導報》也進行了深思,比如一篇名為《展位大縮水、不見客商來,這個“國際”紡織展騙了參展商》的報道,就一場紡織展的騙局為樣本,給諸多參展的企業提出了切實有效的警示。
記錄浙江市場的興奮點
第一代市場、第二代市場,第三代市場……浙江人對市場永無止境的開拓和創新熱情讓人驚訝不已。在這樣的不斷摸索中,會展業也成為浙江專業市場的一個突破口。
一直以來,《市場導報》在關注省內各個龍頭市場的同時,也把會展作為重點報道對象,因為實踐中,它給市場帶來了無限的活力。都說市場就是一場永不落幕的展銷會,一年365天天有展銷,但天天有展銷就沒有了熱點,周而復始,市場就缺了活力和注意力。適時的會展,就像平地起波瀾,一石千層浪,能劃出市場的興奮點。
在首屆中國浙江國際旅游商品交易會上期間,《市場導報》推出了《義烏:市場與會展比翼雙飛》的報道,以義烏為樣本,深入而具體地剖析了市場與會展之間的密切聯系。
文章認為,“市場需要會展助興……中國小商品博覽會每年舉辦一屆,規模和檔次逐年攀升,一些國內國際大客商紛至沓來,市場經營戶通過會展呼吸到了世界發展潮流的氣息。就義烏市場而言,會展是市場常年展當中的一個高潮和集大成,含金量高,每次展后,都有一批客商留下來生根開花結果。”
對眾多的專業市場會展進行報道后我們發現,目前浙江的許多專業市場都形成了集“集群采購、商品展示、品牌孵化、電子商務、倉儲配送”于一體的市場產業鏈,并形成了以生產企業為下游產業,博覽會展為上游產業的產業鏈體系,形成了“專業市場拓展新的空間,品牌展會尋求新的平臺”的新發展格局。
在一篇名為《讓展會發揮最大效益》的報道中,《市場導報》認為,“從展會自身的內涵來說,所形成和包含的產業鏈十分強大,遠比單純專業市場的商品交易豐富和全面,并且具備更大的公眾參與性,吸引人流、聚攏人氣的能力也更強。”而“市場+展會”的形式,也給專業市場帶來更多新變化,比如專業市場開始逐步以商圈的形式展現,生產企業開始進駐專業市場,設立專屬的品牌展示區,又比如,融合展會中“會議博覽、論壇培訓、品牌展示、信息交流、文化創意、休閑娛樂”等內容,形成“購物旅游區”,等等。
見證會展業的蓬勃壯大
不僅有面上的報道,對于會展的一些細節,《市場導報》也觀察得細致入微,因為有時候,透過一滴水,就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2004年,《市場導報》推出了《今年義博會洋面孔將增加三成》的報道,生動展現了義博會走向國際化的面貌。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義博會仍如期舉行,當時義烏經濟特別是外貿出口面臨著嚴峻考驗,如何通過義博會提振義烏外貿出口行業的信心,同時鼓勵義烏小商品產業趁勢實現轉型升級。義烏市委領導也希望通過宣傳好義博會,來為義烏企業撐腰打氣。經義烏市委宣傳部主要領導與《市場導報》負責人商議,在義博會期間,《市場導報》推出《義博會義烏轉型升級的新載體》的長篇報道,報道受到義烏方面的充分肯定。
除了義烏,踏著時間的節拍,省內幾大龍頭市場舉辦的會展上,也都有《市場導報》的身影。紹興紡博會,是市場與會展互動的又一個成功案例。在連續對此的報道中,《市場導報》也推出了一系列重頭稿件,比如《創新、專業、國際——紹興紡博會展現國際紡織之都魅力》。
這篇報道中,《市場導報》記者具象地展現了紡博會出現的幾大新變化。文章中寫道:“與往年相比,紡博會的展品更為豐富,并且,一點也不比廣交會遜色,廣交會如同大雜燴,而紡博會則更具專業優勢。”
2009年,輕紡城紹興柯橋在舉辦了多年紡博會之后,希望能在紡博會之外引入更多展會。“展會興則市場興,市場興則產業更興。”這是紹興縣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在接受《市場導報》記者采訪時說的一句話。當年8月29日舉行的“展旺柯橋”中國輕紡城會展推介會上,三大會展簽約落戶紹興縣,同時紹興輕紡城會展辦也與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當天,53家國內外知名展會公司負責人云集紹興柯橋,就前來柯橋辦展進行觀摩研討。紹興縣希望通過展“旺”柯橋,在柯橋城區做到“月月有會展”。目前,柯橋除紡博會外,還有蘭博會、創意產業博覽會、汽車博覽會、印染針織新技術展覽會等。
在浙江,每年與市場有關的展會有不少,《市場導報》作為以關注專業市場為己任的媒體,對于這類展會都給予高度重視,先后推出大量報道。《市場導報》記者見證了義博會、柯橋紡博會、余姚塑博會、諸暨珍珠節、永康門博會……一個個展會活動的推出、成長和壯大,《市場導報》都一一見證了全過程。
把脈會展業折射浙江經濟
除了義博會、紡博會等,對于浙洽會、消博會這樣的大型會展,我們的報道也從不缺席。
1999年,第一屆浙洽會在寧波舉行,《市場導報》即對此進行了相關報道。《我省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經貿盛會——99浙洽會在甬開幕》一文對浙洽會的內容進行了精要的概括:“除一般性的投資貿易洽談活動外,還設立了開發區、重點產業、科技人才和旅游促銷等專業展館,并將開展6場專題招商活動。”此后,每年的浙洽會,《市場導報》都會推出相關的文字以及圖片報道。
《浙洽會大打臺灣牌》是其中的一篇報道。在第五屆浙洽會上,《市場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留意到,會展上不僅設立了臺灣館,開放論壇上專題開講兩岸產業合作,還有一場海峽兩岸產業對接暨投資洽談會。敏捷地捕捉到這些訊息后,《市場導報》記者作出了浙江將成為臺灣企業下一個拓展重點的分析,而此后的發展也證明,這確實是一個準確的信號。
在報道形式上,除了文字之外,《市場導報》也采用圖片來生動呈現會展上的點滴。第七屆浙洽會,《市場導報》推出了一個整版的圖片報道《浙洽會、消博會萬商云集,商機無限》,七幅不同內容的畫面生動地帶讀者走入了會展現場,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其實,《市場導報》攝影記者朱釗年從1999年第一屆浙洽會開始,每年都跑浙洽會,成為浙洽會的“新聞專業戶”,14年來每一屆浙洽會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了每一屆浙洽會的變化,哪怕這些變化很細微,也都不能“逃”過他的眼睛。
除了對省內展會的報道,《市場導報》也把視線擴大到更遠的廣交會、華交會、中博會等。比如《一個外貿企業的廣交會》就是以浙江一家外貿企業的廣交會經歷為切入口,度量了浙江外貿的即時溫度。
在此之外,對一些會展上出現的問題,《市場導報》也進行了深思,比如一篇名為《展位大縮水、不見客商來,這個“國際”紡織展騙了參展商》的報道,就一場紡織展的騙局為樣本,給諸多參展的企業提出了切實有效的警示。
回復 224582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