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風云變幻 政策助力引導
2012-6-14
5月份利空因素集中體現,全球經濟形勢依然不甚樂觀,棉花需求沒有起色,配額下發、拋儲傳言,都對市場心理帶來壓力,加之資金的多空博弈,多種因素疊加,在短期內放大了利空因素的效應,導致國內外棉花價格連續快速下跌,后市一片悲觀。進入6月,在中國出臺的經濟刺激政策下,全球股市與商品市場普遍走高,國內電子盤市場隨之翻紅。
現貨市場悲觀購銷陷淤難動
5月,歐債危機預期加深,摩根大通巨虧20億美元震驚全球;印度棉放開出口,中國國內核定發放進口棉滑準稅配額;加之美國農業部月度供需報告顯示全球期末庫存大增,下年度中國進口棉將減少上百萬噸等等利空消息,加劇了投資者對市場各方面的擔憂。期間盡管有央行存準率下調0.5個百分點的利好消息,也難以提振市場。在國際經濟形勢及ICE期棉的超跌拖累下,國內電子盤大幅下跌,市場氣氛緊張,棉花價格跌至近兩年來的最低,期貨、撮合、現貨價格都跌至19800元/噸收儲價以下,加工企業對后市較為悲觀。現貨銷售更加困難,紡企或直接退貨,或通知棉商暫緩發貨,重將采購目光盯向了進口配額,棉商即便降價促銷,紡企也無動于衷。個別紡企配棉需要除少量高等級新疆棉能夠小批量成交外,地產棉基本上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手中仍有地產棉未出手的棉商面臨虧損。截至6月初內地公檢3級新疆棉公定提貨價已降至18600-18800元/噸,地產4級棉報價17500-17800元/噸,5級棉16000元/噸左右。6月8日,CCIndex328下跌至18473元/噸左右,較4月末19351元/噸比下跌878元/噸,低于2011年度19800元/噸收儲價1300多元/噸。
5月份國內各地新棉移栽工作基本結束,播種進度正常,播種出苗相對順利,出苗情況整體較好。月內,全國棉區大部光溫條件較好、土壤墑情適宜,利于棉花苗期生長;黃河流域部分棉區出現旱情,江南棉區土壤持續過濕,對棉花生長略有不利。
5月中旬2012’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成都召開。會議上國家發改委相關領導人談到了幾個市場關注點:下一個年度國家仍然會通過繼續實施敞開收儲來保護棉農利益,保持市場的基本穩定,這一點不會改變;二是國家不會打壓市場,相關部門對未來充滿信心。相關部門的表態讓市場信心有所恢復。
廣交會再現負增長紡企青睞進口棉
進入5月份以來,受國內外棉花價格下滑影響,加之紡織下游需求依然低迷,紗線市場價格總體呈下滑走勢。以純棉32支針織紗價格走勢為例,價格從5月上旬的高點25700元/噸跌至月末的24900元/噸,跌幅3.11%。在2012’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棉紡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表示,據棉紡織行業協會同口徑調查,今年1-4月份,全國紗產量下降3%左右,如果下半年形勢不改觀,今年的紗產量將不到2000萬噸。
5月5日第111屆廣交會正式收官。據廣交會官方統計,本次廣交會成交360.3億美元,比110屆廣交會下降4.8%,比109屆廣交會下滑2.3%。這是自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在2009年4月舉行的春交會出現負增長后,廣交會再現負增長。6個月以內的中、短訂單占比達到86.3%,長單占比僅為13.7%。截至5月4日,紡織服裝展館出口累計成交額22.9億美元,環比提高0.3%,同比降低12.3%。這反映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采購商下單謹慎,而內地出口企業則擔心原材料價格、匯率波動,也不敢接長單。
中國棉花信息網4月紡織調查結果顯示,棉紡織企業進口棉用量占比過半,棉花工業庫存合計76.12萬噸,較3月的87.09萬噸減幅12.6%。中國棉花信息網調查數據顯示,2011/2012棉花年度至今,棉紡織企業進口棉用量占比穩步增長,從2011年9月的26.95%增長至2012年4月的50.03%,進口棉用量占比累計增幅85.6%。
國際棉價大幅下跌未通關棉積壓港口
5月初以來,國際棉花價格呈現下跌的態勢。5月31日近期合約結算價71.55美分/磅,較上月末的89美分/磅下跌了近18個美分/磅。不僅是棉花,原油、銅等龍頭商品也在短短一個月內急速大跌,具有抗通脹功能的黃金也從高位回落,歐債危機的影響,是造成大宗商品普遍下跌的主要因素。除經濟層面的壓力,棉花市場還有基本面的壓力。雖然目前美國植棉面積可能下降10%到15%,印度官方也預計下降10%到12%,中國約下降10%,但消費情況不容樂觀,市場整體需求疲軟,對價格形成壓力。
期貨價格下跌,帶動現貨價格也有所下跌。雖然現貨下跌的幅度不如期貨深,但一時間因價格下跌造成的違約壓力卻日漸明顯。據了解,現在市場上直接違約的還不多,但拖延開立信用證的情況卻逐漸在蔓延。目前有貨待售的多數企業未能成功套保,大多數曾經選擇過套保,后來中途獲利了結而平倉。據中國棉花信息網調查,截至目前已經通關的棉花在庫量比例相對不大,山東地區庫存最多(主要在青島,另包括高密、禹城、濰坊等地);未通關的棉花庫存量逐月增加,截至4月底超過50萬噸。到5月底,沒有通關的加上已經通關的棉花累計庫存在70萬噸左右。
隨著內外棉價差的增大,配額價格在前期下跌之后再次上漲。進入6月份,一些企業前期簽訂的澳棉將陸續到港,七八月份將迎來到港高峰,巴西新棉到港量也將在8月份以后逐步增加,加上已簽訂的美棉和西非等地棉花的合同,在當前配額極為緊張和港口庫存量已經很大的情況下,如果后期沒有更多的配額增發,或者已經增發的配額當前使用緩慢,港口未通關的棉花庫存可能進一步增加。
展望
6月初,中美兩國公布的疲軟數據加劇市場對經濟下滑的擔憂,國內外電子盤繼續大幅下跌,市場看空氛圍十分濃郁。隨后,國內央行降息,帶動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場普遍走高,電子盤出現了一個超跌回補的過程,但是基本面偏弱,還是要謹慎看漲。
從目前的形勢看,歐元區PMI經濟數據繼續下滑,歐債危機有惡化跡象,歐元區經濟衰退已經成為事實,這必將拖累全球脆弱的經濟,并導致全球紡織品服裝消費萎縮。加之全球棉花供應過剩,棉價并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同時,國際棉價大幅低于國內棉價,內外棉價差居高不下,中國紡織品服裝缺乏競爭力,出口繼續萎縮,紡織企業將繼續大量進口棉花,國產棉背腹受敵,雖有新年度20400元/噸收儲價的支持,但是就6-7月來看,棉價上行壓力還是很大的。
現貨市場悲觀購銷陷淤難動
5月,歐債危機預期加深,摩根大通巨虧20億美元震驚全球;印度棉放開出口,中國國內核定發放進口棉滑準稅配額;加之美國農業部月度供需報告顯示全球期末庫存大增,下年度中國進口棉將減少上百萬噸等等利空消息,加劇了投資者對市場各方面的擔憂。期間盡管有央行存準率下調0.5個百分點的利好消息,也難以提振市場。在國際經濟形勢及ICE期棉的超跌拖累下,國內電子盤大幅下跌,市場氣氛緊張,棉花價格跌至近兩年來的最低,期貨、撮合、現貨價格都跌至19800元/噸收儲價以下,加工企業對后市較為悲觀。現貨銷售更加困難,紡企或直接退貨,或通知棉商暫緩發貨,重將采購目光盯向了進口配額,棉商即便降價促銷,紡企也無動于衷。個別紡企配棉需要除少量高等級新疆棉能夠小批量成交外,地產棉基本上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手中仍有地產棉未出手的棉商面臨虧損。截至6月初內地公檢3級新疆棉公定提貨價已降至18600-18800元/噸,地產4級棉報價17500-17800元/噸,5級棉16000元/噸左右。6月8日,CCIndex328下跌至18473元/噸左右,較4月末19351元/噸比下跌878元/噸,低于2011年度19800元/噸收儲價1300多元/噸。
5月份國內各地新棉移栽工作基本結束,播種進度正常,播種出苗相對順利,出苗情況整體較好。月內,全國棉區大部光溫條件較好、土壤墑情適宜,利于棉花苗期生長;黃河流域部分棉區出現旱情,江南棉區土壤持續過濕,對棉花生長略有不利。
5月中旬2012’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成都召開。會議上國家發改委相關領導人談到了幾個市場關注點:下一個年度國家仍然會通過繼續實施敞開收儲來保護棉農利益,保持市場的基本穩定,這一點不會改變;二是國家不會打壓市場,相關部門對未來充滿信心。相關部門的表態讓市場信心有所恢復。
廣交會再現負增長紡企青睞進口棉
進入5月份以來,受國內外棉花價格下滑影響,加之紡織下游需求依然低迷,紗線市場價格總體呈下滑走勢。以純棉32支針織紗價格走勢為例,價格從5月上旬的高點25700元/噸跌至月末的24900元/噸,跌幅3.11%。在2012’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棉紡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表示,據棉紡織行業協會同口徑調查,今年1-4月份,全國紗產量下降3%左右,如果下半年形勢不改觀,今年的紗產量將不到2000萬噸。
5月5日第111屆廣交會正式收官。據廣交會官方統計,本次廣交會成交360.3億美元,比110屆廣交會下降4.8%,比109屆廣交會下滑2.3%。這是自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在2009年4月舉行的春交會出現負增長后,廣交會再現負增長。6個月以內的中、短訂單占比達到86.3%,長單占比僅為13.7%。截至5月4日,紡織服裝展館出口累計成交額22.9億美元,環比提高0.3%,同比降低12.3%。這反映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采購商下單謹慎,而內地出口企業則擔心原材料價格、匯率波動,也不敢接長單。
中國棉花信息網4月紡織調查結果顯示,棉紡織企業進口棉用量占比過半,棉花工業庫存合計76.12萬噸,較3月的87.09萬噸減幅12.6%。中國棉花信息網調查數據顯示,2011/2012棉花年度至今,棉紡織企業進口棉用量占比穩步增長,從2011年9月的26.95%增長至2012年4月的50.03%,進口棉用量占比累計增幅85.6%。
國際棉價大幅下跌未通關棉積壓港口
5月初以來,國際棉花價格呈現下跌的態勢。5月31日近期合約結算價71.55美分/磅,較上月末的89美分/磅下跌了近18個美分/磅。不僅是棉花,原油、銅等龍頭商品也在短短一個月內急速大跌,具有抗通脹功能的黃金也從高位回落,歐債危機的影響,是造成大宗商品普遍下跌的主要因素。除經濟層面的壓力,棉花市場還有基本面的壓力。雖然目前美國植棉面積可能下降10%到15%,印度官方也預計下降10%到12%,中國約下降10%,但消費情況不容樂觀,市場整體需求疲軟,對價格形成壓力。
期貨價格下跌,帶動現貨價格也有所下跌。雖然現貨下跌的幅度不如期貨深,但一時間因價格下跌造成的違約壓力卻日漸明顯。據了解,現在市場上直接違約的還不多,但拖延開立信用證的情況卻逐漸在蔓延。目前有貨待售的多數企業未能成功套保,大多數曾經選擇過套保,后來中途獲利了結而平倉。據中國棉花信息網調查,截至目前已經通關的棉花在庫量比例相對不大,山東地區庫存最多(主要在青島,另包括高密、禹城、濰坊等地);未通關的棉花庫存量逐月增加,截至4月底超過50萬噸。到5月底,沒有通關的加上已經通關的棉花累計庫存在70萬噸左右。
隨著內外棉價差的增大,配額價格在前期下跌之后再次上漲。進入6月份,一些企業前期簽訂的澳棉將陸續到港,七八月份將迎來到港高峰,巴西新棉到港量也將在8月份以后逐步增加,加上已簽訂的美棉和西非等地棉花的合同,在當前配額極為緊張和港口庫存量已經很大的情況下,如果后期沒有更多的配額增發,或者已經增發的配額當前使用緩慢,港口未通關的棉花庫存可能進一步增加。
展望
6月初,中美兩國公布的疲軟數據加劇市場對經濟下滑的擔憂,國內外電子盤繼續大幅下跌,市場看空氛圍十分濃郁。隨后,國內央行降息,帶動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場普遍走高,電子盤出現了一個超跌回補的過程,但是基本面偏弱,還是要謹慎看漲。
從目前的形勢看,歐元區PMI經濟數據繼續下滑,歐債危機有惡化跡象,歐元區經濟衰退已經成為事實,這必將拖累全球脆弱的經濟,并導致全球紡織品服裝消費萎縮。加之全球棉花供應過剩,棉價并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同時,國際棉價大幅低于國內棉價,內外棉價差居高不下,中國紡織品服裝缺乏競爭力,出口繼續萎縮,紡織企業將繼續大量進口棉花,國產棉背腹受敵,雖有新年度20400元/噸收儲價的支持,但是就6-7月來看,棉價上行壓力還是很大的。
回復 223730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