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行業遭遇“縮水門”
10月19日下午,位于北京長安街的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四樓會議室,一場讓每個與會者都無法輕松的會議正在舉行。
與會者除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高層外,還有北京市工商局、國家紡織制品質檢中心的官員,剛剛受到退市處罰的幾家紡織企業代表,也出現在有眾多媒體參加的新聞發布會現場。
23種紡織品因“縮水”退市
事情還要從幾天前說起。
10月13日,北京市工商局通報流通領域床品類商品質量監測結果,28批次產品不合格。最讓普通消費者吃驚的,是其中標稱由北京星月丹江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一個批次“富安雅”歐洲風情單人三件套,檢出可致癌物質。而最讓家紡行業尤其是企業吃驚的,是此次被曝光而強制退市的28個不合格產品中,就有23個商品是因為水洗尺寸變化率不合格。
在家紡行業業內,商品水洗尺寸變化率,就是俗稱的“縮水率”,該項指標盡管影響產品質量,但對消費者使用來說一般沒有大的影響,尤其是款式簡單、尺寸偏大的床上用品,實際使用中影響不大,因此在實際市場流通過程中,有時并沒有被作為嚴重的質量問題進行嚴厲處罰。而這次北京市工商部門不但把這一指標作為重點,而且做出了最嚴厲的強制退市的行政處罰,不能不讓整個家紡行業為之震動。
說不清的“標準”
北京為何重罰家紡企業?家紡行業如何應對這場危機?10月19日,中國家紡行業協會緊急舉辦新聞發布會,特意邀請了北京工商部門和執行檢測任務的國家紡織品質檢中心官員,還有受到退市處罰的3家家紡企業。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楊東輝親自參加會議。
北京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處長曹中生在會上介紹,北京市工商局從2008年開始對床上用品增加了檢測任務。這次不合格床上用品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成份的含量標注和實際不相符;第二是色牢度;第三是PH值;第四是某些原料成分不能用于服裝和床上用品。
有意思的是,曹中生最后說到的才是縮水率,而且語焉不詳。他說,縮水率不達標,這是很普遍的問題,不光在家紡行業,服裝行業也同樣有這樣的問題。
而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王寶軍對縮水率問題問題就更專業些。他解釋,染色牢度和縮水的變化,這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到現在為止也沒有解決。我們的床品染色牢度一般能達到30%,這次抽查差不多在30-40%左右,公布的28個產品當中有90%以上都跟這兩項有關系,或者它的不合項里都和這兩個項目有關系,這個指標和目前的標準有關系。另外,床品有日曬要求,下次修訂的時候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床品都是在家里使用,日曬標準還要不要制定?這也是我們制定標準時候值得注意的問題。
縮水率的標準是這次受罰企業最頭疼的事。上海紅富士公司董事長董服龍在會上說,這次抽檢紅富士上了黑名單,自己壓力很大。對于在北京物美賣場被抽查的紅富士被套,有兩款測試尺寸變化率超標問題,企業內部也在調查,自己的檢測機構檢測出的變化率是4.6%,有一點差別。江蘇美羅家用紡織品公司董事長秦鵬坦言,這次到北京來“心情很沉重”,這次縮水事件影響很大。目前的檢測標準不一致,有時按照2米來測,有時測的時候可能是以2.05米,量的時候測試度大于規定度。南通斯德福紡織裝飾公司董事長姚蘊秋直言,這次開會自己“帶著一個非常復雜的心情參加”,對于被曝光的產品,自己在公司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查,但是卻發現,自己在“家里測試了合格了,拿到外面怎么測了不合格”,因此,希望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檢測手法。
誰是“縮水”的源頭
作為業界專家,王寶軍介紹,這次抽查中出現的縮水率和染色牢度,90%產品都跟這兩項有關系。但客觀來說,縮水率問題和我們很多家紡企業沒有直接關系。因為布是什么樣的,自己沒有辦法控制。但同時,這也說明我們家紡尤其是床品企業需要把好原料進貨關。不能輕信原料生產企業說的話,他們可能會提供一個報告,但這個報告到底是不是這一批布的都很難說。
王寶軍指出,很多家紡床品企業自己沒有實驗室,也沒有辦法把關。但是,一些大企業完全有條件自己引進幾臺比較簡易的檢測機器,自己先作檢測,雖然測的不一定很準,但是起碼可以測一個大概,這些問題家紡企業應該重視起來。
看來,問題的根源在原料供應商。據了解,生產直接消費品的家紡企業,目前在面料把關方面有兩種方法:一是自己購置檢測設備,引入專業檢測人才;二是將原料直接送往專業檢測機構。前者需要自己一次性投入較大成本,后者雖然不需要較大投入,但每次送檢都要支付一筆費用,不但影響生產進度,而且檢測費用累計起來也是巨大開支。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不少家紡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就省去了這一環節,導致市場上家紡產品檢測不達標。
這一問題確是值得憂慮。從這次北京市場曝光的品牌看,很多屬于業界知名品牌,像這次參加發布會的3家企業中,有兩家擁有自己的檢測設備和人員。由此可以推想,那些更多數的實力平平的中小企業,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姚蘊秋透露,家紡企業如果要控制縮水率,就必須加一道預縮工序,成本會增加很多,可能增加7%到8%,而到了商場、超市銷售,價格還會增加,產品就缺乏競爭力,企業的利潤會更低。另一位業內人透露,目前家紡行業平均利潤是2.6%,如果嚴格按照標準做縮水處理,很多企業就賠錢了。
標準要“縮水”嗎
如何解決標準難以切實執行的問題,姚蘊秋建議:應該制定一個根據不同檔次、不同面料、不同用途產品而不同的縮水率,因為消費群體不一致,實際用途也不一樣,應該區別對待。我們可以讓制定標準的官員和專家們,更關注企業的實際情況,標準的修改可以經過幾年過渡,不一定一下到位。
董服龍也提出,大眾化的床品對縮水率要求并不高,預縮處理大概成本每米要高出1元多,這個成本很多企業確實難以承受。
對于企業反映出來的問題,曹中生表示,標準的制定也是根據實際情況隨時修訂的。家紡工業協會可以把問題提出來,和標準委員會溝通,我們既要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問題,也要考慮到企業及老百姓的實際問題。
王寶軍也提出,對于縮水率等不太影響消費者使用的指標,可以在產品中標注出來,包括有效期等,要告知消費者,以免誤導。
如何看待和執行目前的檢測標準?楊東輝指出,關于被子、套被、枕墊、床單等執行標準都在不斷的制定和修訂中,但是我們現在執行標準還是要不折不扣。當然,協會和有關機構應該盡快研究制定市場上急需的標準,使我們社會監督有一個更好的尺度。對家紡企業來說,要重視抓源頭的工作,從購進的原料開始抓,對面料企業提供的檢測報告要定期嚴格檢查,建立信得過的供應商體系。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精品鵝絨被》標準出臺,快看看你買的被子達標了沒?
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起的《精品鵝絨被》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詳情附文...
三千多元買四床廉價柞蠶絲被
11日上午,泰安市質監局“纖檢進社區”活動走進農大社區,為市民免費講解鑒別絮棉制品、蠶絲制品的知識,并現場幫市民做鑒定。...
黃島檢疫局現場檢疫入境棉花
8月8日,山東黃島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一批入境棉花進行口岸現場檢疫黃島口岸是全國第一大棉花進口口岸,黃島局采取多項措施,...
上海集中銷毀不合格進口服裝
12月12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了近期查獲的不合格進口服裝和仿真飾品,共計銷毀110批次、16710件商品,貨...
明超舉辦賀新年大型活動
為了慶祝明超家紡2011年銷售業績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全面促進2012品牌升級,趁跨年迎新之際,公司總部整合旗下夢天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