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請借鑒宗教體系的優秀做法
作者:李元飛 2008-7-30
主動參與:在教堂中有唱詩班,還有青年活動,這都是自愿參加。大家都希望這樣可以更親近主,而且也學到很多實踐知識。
我經常在組織活動中,遇到一些員工抱怨沒有激勵、不愿意參加,于是我先了解他們的困難,比如他們很忙,或者就是沖著物質去的。于是我就找他們領導,幫助他們調換工作時間,或者給員工說,活動效果好的話,將給予激勵。但是往往是活動結束后,員工從活動中獲得的精神激勵比物質激勵更豐富,所以以后會主動參與進來。但是,有激勵更容易辦事。
儀式慣例:基督教中有很多的例行慣例,如洗禮,禱告,眾人一同念圣經上的詩文。這在無形中讓大家離主走得更近了。比如,有人來的時候,心不在焉,但是在大聲誦讀或禱告時,他的心靈受到沖擊。
“企業慣例”提供了一個以業務和實踐為核心理解和把握企業文化的維度;一般通過20-30條企業慣例,就可以很好地了解一個公司-全球品牌網-特有的“集體習慣”。我們通過早班會、月度輔導會,每周訂單落地會等暴露問題,讓大家時刻都能夠糾偏和執行。
相互平等:在基督教中,大家兄弟姊妹相稱,互相祝福對方,主內平安,師徒相同:如果有問題可以告訴兄弟,幫助你解決問題,讓你的心靈沒有負擔。
企業的最大資源是員工,所以必須是員工人人平等。我們做干部要主動關心員工。出現問題八成的責任是在干部。我們就是讓員工心情舒暢地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己的價值。
忠誠度:我自認為基督教中比較高的境界是這樣的,每次禮拜完后,一些兄弟姊妹主動站起來要“做見證”,因為他們覺得蒙受主恩,他們要做見證,讓更多的人信主,這完全是自發的行為。有時候,感謝主的話說了很長時間,而且還感動得喜極而泣,我也深受觸動。
如何能讓員工對企業能夠建立如此崇高的忠誠度,這是我們企業文化人員的使命。所以,我們要和員工做朋友,幫助員工解決問題。助推企業的戰略落地,讓每個員工、股東都獲回報。現在我們一直在推進,效果在顯現。
(未完待續)
海爾CSG品牌營銷、企業文化經營主管 李元飛
作者為是首位推進學習宗教儀式的企業文化人員,也是用六西格瑪工具來分析推進企業文化體系建設的第一人。電話:13573271947;E-mail:lyfwh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