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竹”纖維:令人驚嘆的第五元素
面對日趨緊缺的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資源”,面對國內有限的棉花資源,世界原料危機日漸顯現。
很多人都無法想象,竹子這看似與傳統的棉、麻、絲、毛無必然聯系的植物怎么能夠做成衣服、襪子、床品?竹子被制成紡織原料的背后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竹纖維的誕生會不會引發紡織行業的新一輪洗牌?有媒體稱竹纖維將成為繼棉、麻、絲、毛之后的第五大紡織元素,竹纖維的影響真的如此之大嗎?記者帶著大堆疑問采訪了河北吉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宋德武先生。
記者剛到吉藁化纖工廠的時候就了解到,為了能夠買到更多的“天竹”纖維,河北天綸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德棉集團有限公司、河北保定依棉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的老總都親自到吉藁化纖訂貨,以致于“天竹”纖維剛上生產線就被預訂一空。
在傳統粘膠纖維正面臨庫存增加的煩惱時,“天竹”纖維卻逆勢而上,在年產量近2萬噸的情況下仍供不應求。
那么,“天竹”纖維是如何誕生的呢?
“天竹”纖維的誕生沒有神話般的傳奇故事,有的只是科研人員智慧的汗水。
據宋德武介紹,吉藁化纖的科研人員從1999年就萌發了“把竹做成漿粕應用于粘膠纖維的制造”的想法,但是直到2001年才生產出竹漿粕。5年過去了,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遺憾,無數個不眠之夜,多少次臨近放棄的邊緣又在不懈的努力中堅持了下來。2003年,吉藁化纖的科研人員終于生產出了竹纖維,那一刻,他們通紅的眼睛里面沒有歡笑,有的只是幸福的淚水。
經過2年的試驗過程,5次試生產,吉藁化纖的科研人員攻克了反應性能、過濾性能、可紡性能差等關鍵技術問題,并在第一次試生產5噸漿粕中生產出900公斤纖維。試生產過程中,公司領導、生產部門領導、全體技術人員三天三夜都沒有離開生產現場,出現問題在一起研究解決辦法,并進行現場跟蹤。
今天,“天竹”纖維的技術在不斷創新,性能在不斷完善,公司獲得了“利用竹材生產粘膠纖維漿粕的工藝”、“竹材粘膠纖維及其制備方法”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從此,“天竹”纖維被稱為“純正的中國創造”有了更加權威的證明。也正因為這兩個專利的技術優勢,“天竹”纖維作為擁有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的纖維,已成為當今國內外紡織市場上的新亮點。在中國紡織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不斷深化的今天,這一切為“天竹”纖維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竹”纖維這種再生纖維素纖維的誕生和規模化、產業化生產,使人們不僅擺脫了對不可再生資源石油的依賴,開拓了利用竹子這種在中國蓄積量相當豐富的可再生快速循環資源生產粘膠纖維的新途徑,還生產出了完全可降解的、健康的、環保的高科技產品。同時,對竹子適時、適量的開采,也對整個生態環境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更好地維護了生態平衡。
“天竹”纖維以科技為導向,不斷進行產品創新,無疑成為新纖維開發中最適合產業化、替代性強的適用性纖維的首選,它也為紡織行業加快結構調整、切實轉變增長方式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曾在講話中提到:“中國紡織工業今后發展的目標是引導企業清潔生產,滿足社會需求,同時有效利用能源和物質,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使經濟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局面,倡導中國紡織工業‘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天竹”纖維的誕生,對于吉藁化纖、“天竹”乃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可稱之為一種貢獻,從這一點我們看到了吉藁化纖的企業社會責任感。在國家對環保節能日益關注的背景下,“天竹”纖維的誕生更具社會價值。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精品鵝絨被》標準出臺,快看看你買的被子達標了沒?
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起的《精品鵝絨被》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詳情附文...
三千多元買四床廉價柞蠶絲被
11日上午,泰安市質監局“纖檢進社區”活動走進農大社區,為市民免費講解鑒別絮棉制品、蠶絲制品的知識,并現場幫市民做鑒定。...
黃島檢疫局現場檢疫入境棉花
8月8日,山東黃島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一批入境棉花進行口岸現場檢疫黃島口岸是全國第一大棉花進口口岸,黃島局采取多項措施,...
上海集中銷毀不合格進口服裝
12月12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了近期查獲的不合格進口服裝和仿真飾品,共計銷毀110批次、16710件商品,貨...
明超舉辦賀新年大型活動
為了慶祝明超家紡2011年銷售業績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全面促進2012品牌升級,趁跨年迎新之際,公司總部整合旗下夢天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