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情西韻”的融合魅力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先生在參觀時指出:家紡企業要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認真研究西方文化,做好“東情西韻”的結合。只有掌握了中西文化的平衡點,才是在本質上參透了時尚的真諦。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事物的個性特征就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展會的現狀也是同樣,放眼在全球大大小小的家紡博覽會中,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以其獨特的個性魅力,~年比一年更加受到國際參展商和銷售商的青昧。
雖然展會僅有十幾年的歷史,但從規模上講,目前已經跨入了國際家紡展前三位的排名。按全球家紡協會會長圓桌會議的國外代表們的評價:
他們為中國有這樣好的展會感到驚訝,他們為中國有這樣強大的產業陣容和能力感到驚訝,他們尤其對中國家紡產品品種和花色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感到驚訝。絕大多數參展商都對這個展會情有獨鐘,雖然他們都有在國外發達地區參展的經歷,但是他們都認為只有這個展會的收益最大,盡管他們參展的目的不同,有的是為了結識新的客戶,有的是為了獲得訂單,有的是為了鞏固客戶市場,有的是為了尋找代理商,有的是為了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知名度,通過這個展會的平臺,他們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展會的綜合效益這么好,那么支撐這個展會的作用力到底是什么呢?有著幾十年籌辦廣交會經驗的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的專家們是這樣認為的:
這個展會的發展有地域優勢、產業支持、主辦方的整合資源能力等諸多原因,但最本質的原因是浙江優秀的經商文化理念散發出強大的市場拓展力和產業凝聚力。是這種理念不斷地拓展中國家紡在國際上的市場空間,又是這種文化無形地將中國的家紡企業吸引在一起,塑造了整個展會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品位,成就了它在國際家紡市場上的地位和競爭能力。這個話題太大,本文只能就展會比較明顯的三大文化特色簡單做以介紹。
展位搭建
——體現我國家紡產業整體和諧性
中國是一個家紡加工貿易大國,但還不是家紡生產的強國,在由“大”做“強”的進程中,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是成功的關鍵,整體形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又是關鍵的關鍵。幾年前參展企業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搭建上還是忙于挑場地,比高度,出風頭。結果展位高高低低,顏色濃艷不~,形象反差懸殊。一進展館,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好象進入了一個沒有組織的化妝晚會,缺乏檔次和品位,“鬧”得很。是浙江余杭、海寧、蕭山、紹興率先打出了產業集群文化“牌”,然后南通、桐鄉、浦江、建德逐步跟進,地區政府和協會的組織和參與,給展會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每個地區都十分重視區域搭建的整體形象,在浙江各地區的帶動下,整個展會在整體搭建形象上出現了空前統一的新風貌。地區與地區,企業與企業,館與館之間既相互呼應,又各具特點,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十分和諧有序,提升了專業展會的品位與檔次,因此使展會更有國際性。這種效果不是單靠組織者在短時期內引導能夠實現的。從根本上講是中國“和”文化的精髓,化成企業家的現代經營理念,是廣大參展企業不謀而合的共同努力的結果。
品牌宣傳
——強調民族文化的時尚性
本屆展會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參展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形象的宣傳,但這次展會的進步更重要的內容在于廣大企業掌握住了品牌宣傳的“要領”,改善了以往宣傳“不到位”,“表里不一”,“目標不明確”等問題,提高了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今,無論是國際家紡市場還是國內家紡市場都是強調民族文化與國際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不同文化的對比與調和恰恰是流行的時尚大趨勢。本屆不少參展商抓住了這個時代的特征,在品牌和產品的宣傳展示上大做文章。搭建面積較大的展位常常是內外都設概念陳列展示,面積小的展位都是在外部設展櫥或展窗。這些陳列展示絕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強調中國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他們運用中國民族文化的元素與西方文化元素調和對比,在對比中強調和諧,在調和中強調個性,在混搭中張揚時尚。不少來參觀學習的設計師大開眼界,紛紛稱贊這個展覽是中國家紡時尚概念的“大比拼”。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先生在參觀時指出:家紡企業要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認真研究西方文化,做好“東情西韻”的結合。只有掌握了中西文化的平衡點,才是在本質上參透了時尚的真諦。
產品花色設計
——注重塑造中國風格
回顧前12屆展會,常常有國外參展商投訴某某展位涉嫌抄襲或拷貝國外來樣。當時中國的家紡企業缺乏自主設計,模仿抄襲的現象的確存在。但本屆展會顛覆了這種歷史,模仿抄襲的現象幾乎為零。在本屆中國國際家紡設計大賽獲得金獎的浙江華爾泰公司的布藝作品,居然在展示臺上被人剪去一塊布樣,事后經過調查,竟是一個外國人剪去的。通過這個例子不想討論這種行為的是與非,只是想說明如今中國的產品設計已經是“今非昔比,鳥槍換炮”了。一個國外設計師在展會上十分感慨,他認為中國的產品設計非常優秀,花色品種豐富多彩,他從產品的外觀上就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仔細地考察本屆展會的我國家紡產品,不難發現我國家紡產品設計上的確有了重大變化。首先是產品設計不再是國外花色的“舊瓶裝新酒”,大批自主設計研發的花色產品已經成為主體。其次是設計不再是典型文化元素的直白表現或簡單堆砌,大批花色產品開始表現中國文化的深層次內涵。可喜可賀的是一部分“設計”已經不是設計師在設計室里“畫”出來的,而是經過企業市場運營機制“錘煉”出來的。中國不僅已經涌現出大批優秀的家紡設計師,而且不少企業的產品設計機制已經與發達國家的家紡市場接軌,中國家紡設計雖然還是剛剛起步,但有雄厚的中國文化底蘊作支撐,相信中國風格的家紡產品會逐漸風靡整個世界。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玉娜”--來自“雪都”阿爾泰的駝絨家紡品牌
...
明遠創意生活:亮相首屆“中華織造大會”傳遞東方自然美學
2022年12月30日,首屆“中華織造大會”通過多角度、深層次探討新時代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堅持創造性轉化...
“華彩重現”--夏爾小鎮2023春夏新品發布會云上舉行
12月19日下午,夏爾小鎮(Cieltown)2023年春夏新品發布會在其抖音號舉辦,由夏爾家紡產品總監朱玉玲、設計師李...
羅萊生活發布碳中和愿景,以綠色引領家紡行業可持續發展
8月1日,羅萊生活發布企業碳中和路線圖,力爭在2028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
杜絕雙標,公平競爭,成分標注“迭代®滌綸”是維護纖維正常競爭的公平權利
改革開放以來,國外產品陸續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他們絕大多數產品質量優秀、技術領先,很多產品無論成分、還是品類,在國內市場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