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上港企內銷成交4.66億
105屆廣交會昨天透露,內外貿對接兩次“試水”,有百多家港企參加,內銷采購商與參展商簽訂意向成交金額為4.66元億人民幣。商務部官員實地調研后表示,港企對內銷商提出的結算方式、付款時間不太肯定,對內地中小型零售商的信譽與品牌還不認同,對接洽談存在一些障礙。據悉,包括港商在內的外貿企業,已向商務部提出退稅優惠、財政貼息、出臺交易規范等建議,并呼吁開展信用證交易,加快與國際貿易結合。
擬促港產貨轉內銷
在本次廣交會上,商務部扮演紅娘角色,牽線內地大型百貨公司、零售商,組織外貿企業轉內銷洽談。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廣交會業務辦主任文仲亮透露,已有5家內地大型零售采購商與10家出口商建立初步的合作平臺。
文仲亮昨天表示,在調研中發現許多內地零售商進入廣交會后發現,外銷的商品的質量比內地現有的同類產品要好得多,尤其是港企生產的外銷產品,不但款式設計很有國際潮流,產品質量與品牌也較有保證,如果轉內銷非常受市場歡迎。但洽談中,港企對內銷商提出的結算方式、付款時間不太肯定,有些猶豫不決,同時對內地中小型零售商的信譽與品牌還不太認同,對接洽談還存在一些障礙。
文表示,商務部將就內銷洽談的一些障礙深入研究,在今后的廣交會上,逐步推行專場對接會,將商品展示與業務交流整合起來,逐步擴大內銷的成交額。
港商探路者居多
本屆廣交會上兩次轉內銷對接的效果反映出,一些港企準備不足,目前準備做內銷的企業僅一成左右。
有內地采購經理表示,家紡類的采購基本上都是尾貨,出口企業現在能提供內銷的品類和式樣都不多,也沒有建立內銷的組織架構。
接受采訪的港商透露,參與轉內銷洽談的港企,大多在內地設廠生產,前期產品主要外銷,今年國際市場不好,才有意利用國家最新政策探路,開拓內銷市場。
據了解,預付訂金,貨到付款、信用證支付、購買信用保險等都是出口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防止交易風險常用手段,目前在內地貿易中仍無法使用。同時,內地的超市、百貨一般采用賒銷的方式結算,賬期最起碼也要長達一兩個月,對本就中小企業居多的出口企業而言將造成巨大資金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內貿交易方式,規則、渠道、專利保護等,都是出口企業內銷的攔路虎。因此,不要期望一兩次對接就能有多大效果,外貿企業轉內銷還需要政策的扶持和交易機制的逐步完善。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暌違3年再啟航,上海時尚家居生活展與您相逢在金秋9月
...
秋季紡博會“數字紡博”系列活動圓滿收官,期待明年再見!
2022年11月18日下午,為期三天的2022第24屆中國紹興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秋季)成功落下帷幕。本次展會“專業、...
聚力向新 載譽滿滿 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圓滿閉幕
探訪纖維高地,打通產業對接,8月12日-14日,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在紹興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紡織上游新材料領域專業...
新型纖維搶先看,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開幕在即!
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將于8月9-11日在紹興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紡織上游新材料領域專業型展會,該展立足紹興柯橋紡織產...
云下南洋,2022柯橋布商云商展即將登陸印尼站
為助力紡織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拓展外貿空間,“絲路柯橋·直播全球”柯橋布商云商展將于7月26-28日登陸印度尼西亞。本次活...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