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20屆中國絲交會看絲綢產業發展
2008-3-12
由商務部重點支持、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主辦的“第20屆中國絲綢交易會(以下簡稱中絲會)”于2月23日~25日在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本屆中絲會的主題是“國粹絲綢·尊貴經典的時尚演繹”。來自絲綢產業的140余家參展商參加了展出。它們展出了從原料、面料、輔料到成品的完整產業鏈上的產品,展出面積近6000平方米。
中絲會內容豐富。除企業產品展出外,會上還展示了商務部大力推動的“東桑西移”工程成果,“中國絲綢名店”也集中亮相,讓人一睹絲綢產業中一批“中華老字號”的風采。以“振興絲綢”為宗旨,會上還舉辦了兩場論壇,來自商務部的相關領導和眾絲綢人一起,探討振興中國絲綢的路徑。這兩場論壇分別是“迎奧運·促消費·振興絲綢文化”論壇和“絲綢營銷方式與產品設計論壇”。
據介紹,中絲會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在絲綢行業流通領域享有盛譽,但由于種種原因此前一度停辦。當前,本著振興中國絲綢、促進中國繭絲綢行業長遠發展的目標,商務部指出必須調整繭絲綢產業結構,開拓絲綢內銷市場。而舉辦中絲會,從展會定位、歷史沿革、組織機構等幾方面看,都是繭絲綢產品拉動內需的好途徑。同時,也是為了落實商務部“東桑西移”工程產業鏈建設和品牌建設的總體部署,國家繭絲辦決定恢復舉辦中絲會。
值得一說的是,恢復之后的中絲會,還選擇了與具有50年歷史、在業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中針會同期、同地舉辦,這就使兩個展會可以共享大量的專業客戶資源,實現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據中絲會主辦方透露,今后中絲會每年都將與中針會同期同地展出。
更值得指出的是:中絲會的恢復,還把一個重要課題擺在我們面前:振興中國絲綢。在中國大國崛起、軟實力逐漸增強的背景下,振興身為中國國粹的絲綢,顯然具有超出一個行業發展的更為深刻的意義。
上下游企業互動、同類企業交流——展會平臺助推企業與產業發展
本屆中絲會上參展的企業達到了百余家,展出產品涉及到了原料、面料、輔料、成品等多方面;謴秃蟮闹薪z會對于企業以及產業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
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同類企業之間相互交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互動、拓展業務,各類企業展示形象,企業實現信息共享等方面,尤其是對于想拓展內銷市場的企業而言,在品牌發展初期,參加展會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一些絲綢成衣企業的展位上,不時有面料企業的代表上前推銷面料。一些成衣企業的負責人則把面料企業的展位轉了幾遍,一一拿回了自己所需面料的小樣,表示以后將與合適的面料企業取得進一步聯系。采訪時,一位來自黑龍江的采購商正在和吳江絲綢進出口貿易公司進行業務洽談。這位采購商所在的企業生產成衣,看中了一款印花面料。
江蘇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吸引了很多客戶。新民在行業內是比較有名的企業,特長是生產禮服系列產品,擁有從面料開發到成衣制造的產業鏈。其禮服,從面料到款式再到做工,都保持著非常高的水平,產品出口到美國等國家。
對于參加中絲會的意義,眾企業負責人表示:做企業不能坐井觀天,參加展會是一種學習,看看整個產業發展到了什么程度,看看同行做到了什么程度,大家彼此溝通,交換信息,共同提高。
一位專家指出:展會就是企業的“主場”,主場作戰,企業的主動權比較大,能給企業節省品牌推廣、業務談判方面的很多氣力,這尤其對于希望拓展內銷市場的企業有很大幫助。如果離開了主場,企業再到各地市場去推廣,那將費力且不一定有好效果。
震澤企業抱團參展、采購商現場下訂單——蠶絲被漸成消費新寵
中絲會上,剛剛被評為“中國蠶絲被之鄉”的吳江震澤鎮很高調,來自當地的慈云、太湖雪等品牌企業首度“組團出征”,打出了“震澤蠶絲被”這一公共品牌。
根據介紹,震澤的蠶絲被產業崛起于上世紀90年代初。那時,一些家庭作坊逐漸開始了規模化生產與企業化運作,此后,便逐步形成了產業集聚。目前全鎮共有蠶絲被生產企業72家,原輔料生產企業86家,形成了從養蠶到抽絲、制棉片、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生產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年生產能力達到300萬條,也形成了太湖雪、慈云等品牌。另據了解,一些采購商在現場就對震澤參展的一些企業下了訂單。
震澤鎮黨委書記、鎮長張炳高介紹:蠶絲被目前已經成為震澤的特色產業,對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的貢獻很大。為有效整合資源、提升震澤蠶絲被產業的競爭力,當地政府正在考慮由政府搭臺,申報“震澤蠶絲被”這一集體商標,打造“震澤蠶絲被”這一公共品牌。
震澤的這一舉動,不僅高調營銷了自己,更是高調營銷了蠶絲被這一絲綢產品品類。面對這一近年來新興的絲綢產品,業內人士的判斷是,它將成為未來的消費新寵。而做出這一判斷有系列理由。
“相比棉纖維,蠶絲的吸濕性是它的1.5倍,蠶絲被能迅速吸收并散發人體的汗氣。而且,蠶絲的組織是多孔性的,這使蠶絲被能吸收大量的氣體,形成很好的保暖層!币晃黄髽I負責人介紹。而且蠶絲被異常柔軟,還具有很強的抗菌性,可以更好地與人的肩膀部位貼緊,對于緩解老年人的肩周炎有一定的好處。
蠶絲被有這么多的好處,在消費者越來越強調健康消費、環保消費的今天,可以預見其未來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好的。事實上,目前絲綢類家紡產品不只有蠶絲被,已經形成了被子、床單、枕頭、褥子等多個品類。未來,以蠶絲被為代表的蠶絲系列家紡產品將大有可為。
根據有關部門估算,以蠶絲被為代表的蠶絲家紡產品的市場銷量目前已經在攀升。目前全國蠶絲被年產量已達500萬條以上,年消耗蠶絲1.2萬噸左右,相當于鮮繭近10萬噸,占全國蠶繭產量的14%左右。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蠶絲被產業還處于產業上升階段,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例如產品價格亂,假冒產品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產品標識亂等。
據業內人士介紹,正宗蠶絲指的是桑蠶絲,又稱生絲,它雖然與柞蠶絲統稱為蠶絲,但品質要遠高于柞蠶絲,價格也比后者高出很多。因此,蠶絲被應該特別注明所用原料是“桑蠶絲”還是“柞蠶絲”,而不能籠統地說是“100%蠶絲”。而按照桑蠶絲的凈重計算,如果每500克價格低于100元,基本可以斷定是假冒偽劣產品。
對此專家指出:為了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相關標準的修訂顯得迫切。目前我國所使用的蠶絲被的行業標準是2003年制定的,該標準亟需根據新的市場情況進行修訂,并上升為國家標準。據了解,中國絲綢行業協會等有關部門目前正在大力推進這項工作。
本屆中絲會的主題是“國粹絲綢·尊貴經典的時尚演繹”。來自絲綢產業的140余家參展商參加了展出。它們展出了從原料、面料、輔料到成品的完整產業鏈上的產品,展出面積近6000平方米。
中絲會內容豐富。除企業產品展出外,會上還展示了商務部大力推動的“東桑西移”工程成果,“中國絲綢名店”也集中亮相,讓人一睹絲綢產業中一批“中華老字號”的風采。以“振興絲綢”為宗旨,會上還舉辦了兩場論壇,來自商務部的相關領導和眾絲綢人一起,探討振興中國絲綢的路徑。這兩場論壇分別是“迎奧運·促消費·振興絲綢文化”論壇和“絲綢營銷方式與產品設計論壇”。
據介紹,中絲會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在絲綢行業流通領域享有盛譽,但由于種種原因此前一度停辦。當前,本著振興中國絲綢、促進中國繭絲綢行業長遠發展的目標,商務部指出必須調整繭絲綢產業結構,開拓絲綢內銷市場。而舉辦中絲會,從展會定位、歷史沿革、組織機構等幾方面看,都是繭絲綢產品拉動內需的好途徑。同時,也是為了落實商務部“東桑西移”工程產業鏈建設和品牌建設的總體部署,國家繭絲辦決定恢復舉辦中絲會。
值得一說的是,恢復之后的中絲會,還選擇了與具有50年歷史、在業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中針會同期、同地舉辦,這就使兩個展會可以共享大量的專業客戶資源,實現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據中絲會主辦方透露,今后中絲會每年都將與中針會同期同地展出。
更值得指出的是:中絲會的恢復,還把一個重要課題擺在我們面前:振興中國絲綢。在中國大國崛起、軟實力逐漸增強的背景下,振興身為中國國粹的絲綢,顯然具有超出一個行業發展的更為深刻的意義。
上下游企業互動、同類企業交流——展會平臺助推企業與產業發展
本屆中絲會上參展的企業達到了百余家,展出產品涉及到了原料、面料、輔料、成品等多方面;謴秃蟮闹薪z會對于企業以及產業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
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同類企業之間相互交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互動、拓展業務,各類企業展示形象,企業實現信息共享等方面,尤其是對于想拓展內銷市場的企業而言,在品牌發展初期,參加展會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一些絲綢成衣企業的展位上,不時有面料企業的代表上前推銷面料。一些成衣企業的負責人則把面料企業的展位轉了幾遍,一一拿回了自己所需面料的小樣,表示以后將與合適的面料企業取得進一步聯系。采訪時,一位來自黑龍江的采購商正在和吳江絲綢進出口貿易公司進行業務洽談。這位采購商所在的企業生產成衣,看中了一款印花面料。
江蘇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吸引了很多客戶。新民在行業內是比較有名的企業,特長是生產禮服系列產品,擁有從面料開發到成衣制造的產業鏈。其禮服,從面料到款式再到做工,都保持著非常高的水平,產品出口到美國等國家。
對于參加中絲會的意義,眾企業負責人表示:做企業不能坐井觀天,參加展會是一種學習,看看整個產業發展到了什么程度,看看同行做到了什么程度,大家彼此溝通,交換信息,共同提高。
一位專家指出:展會就是企業的“主場”,主場作戰,企業的主動權比較大,能給企業節省品牌推廣、業務談判方面的很多氣力,這尤其對于希望拓展內銷市場的企業有很大幫助。如果離開了主場,企業再到各地市場去推廣,那將費力且不一定有好效果。
震澤企業抱團參展、采購商現場下訂單——蠶絲被漸成消費新寵
中絲會上,剛剛被評為“中國蠶絲被之鄉”的吳江震澤鎮很高調,來自當地的慈云、太湖雪等品牌企業首度“組團出征”,打出了“震澤蠶絲被”這一公共品牌。
根據介紹,震澤的蠶絲被產業崛起于上世紀90年代初。那時,一些家庭作坊逐漸開始了規模化生產與企業化運作,此后,便逐步形成了產業集聚。目前全鎮共有蠶絲被生產企業72家,原輔料生產企業86家,形成了從養蠶到抽絲、制棉片、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生產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年生產能力達到300萬條,也形成了太湖雪、慈云等品牌。另據了解,一些采購商在現場就對震澤參展的一些企業下了訂單。
震澤鎮黨委書記、鎮長張炳高介紹:蠶絲被目前已經成為震澤的特色產業,對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的貢獻很大。為有效整合資源、提升震澤蠶絲被產業的競爭力,當地政府正在考慮由政府搭臺,申報“震澤蠶絲被”這一集體商標,打造“震澤蠶絲被”這一公共品牌。
震澤的這一舉動,不僅高調營銷了自己,更是高調營銷了蠶絲被這一絲綢產品品類。面對這一近年來新興的絲綢產品,業內人士的判斷是,它將成為未來的消費新寵。而做出這一判斷有系列理由。
“相比棉纖維,蠶絲的吸濕性是它的1.5倍,蠶絲被能迅速吸收并散發人體的汗氣。而且,蠶絲的組織是多孔性的,這使蠶絲被能吸收大量的氣體,形成很好的保暖層!币晃黄髽I負責人介紹。而且蠶絲被異常柔軟,還具有很強的抗菌性,可以更好地與人的肩膀部位貼緊,對于緩解老年人的肩周炎有一定的好處。
蠶絲被有這么多的好處,在消費者越來越強調健康消費、環保消費的今天,可以預見其未來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好的。事實上,目前絲綢類家紡產品不只有蠶絲被,已經形成了被子、床單、枕頭、褥子等多個品類。未來,以蠶絲被為代表的蠶絲系列家紡產品將大有可為。
根據有關部門估算,以蠶絲被為代表的蠶絲家紡產品的市場銷量目前已經在攀升。目前全國蠶絲被年產量已達500萬條以上,年消耗蠶絲1.2萬噸左右,相當于鮮繭近10萬噸,占全國蠶繭產量的14%左右。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蠶絲被產業還處于產業上升階段,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例如產品價格亂,假冒產品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產品標識亂等。
據業內人士介紹,正宗蠶絲指的是桑蠶絲,又稱生絲,它雖然與柞蠶絲統稱為蠶絲,但品質要遠高于柞蠶絲,價格也比后者高出很多。因此,蠶絲被應該特別注明所用原料是“桑蠶絲”還是“柞蠶絲”,而不能籠統地說是“100%蠶絲”。而按照桑蠶絲的凈重計算,如果每500克價格低于100元,基本可以斷定是假冒偽劣產品。
對此專家指出:為了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相關標準的修訂顯得迫切。目前我國所使用的蠶絲被的行業標準是2003年制定的,該標準亟需根據新的市場情況進行修訂,并上升為國家標準。據了解,中國絲綢行業協會等有關部門目前正在大力推進這項工作。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134288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暌違3年再啟航,上海時尚家居生活展與您相逢在金秋9月
...
秋季紡博會“數字紡博”系列活動圓滿收官,期待明年再見!
2022年11月18日下午,為期三天的2022第24屆中國紹興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秋季)成功落下帷幕。本次展會“專業、...
聚力向新 載譽滿滿 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圓滿閉幕
探訪纖維高地,打通產業對接,8月12日-14日,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在紹興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紡織上游新材料領域專業...
新型纖維搶先看,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開幕在即!
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將于8月9-11日在紹興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紡織上游新材料領域專業型展會,該展立足紹興柯橋紡織產...
云下南洋,2022柯橋布商云商展即將登陸印尼站
為助力紡織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拓展外貿空間,“絲路柯橋·直播全球”柯橋布商云商展將于7月26-28日登陸印度尼西亞。本次活...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