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中國經濟面臨八大危機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在郎眼看錢荒主題講座上表示,股市連續四年下跌(全球唯一)后目前于谷底盤整觀望,等待李克強的新政策。
08年中國經濟的病兆在于制造業危機,滯脹出現,陷入蕭條。其時,制造業危機的原因在于:稅費水平太高(84%);資金成本太高,高利貸橫行(月息4分);人民幣升值40%。三大因素導致制造業的投資營商環境全面惡化,實業家紛紛從制造業撤資,自08年開始制造大量投資泡沫。
中國經濟正面臨八大危機,面前無外乎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繼續頂著烈日快速奔向遠方的水源,第二條路是找個陰涼地方歇息四周找水,等日頭下去再出發。
第一個危機:產能過剩。
以高速公路(行情 專區)為例,四萬億的建設投向主要是中西部的高速公路,一旦建好沒有車跑,立刻產能過剩。鋼鐵(行情 專區)水泥產業最甚,成為“產能過剩大黑洞”。
日本1991年泡沫爆破之后92年的日本政府開出136萬億日元的刺激藥方,到處建設,八車道高速旁邊一條八車道縣道,旁邊平行再修一條八車道鄉道,均通向海邊的一間小紀念品店。我們現在的產能過剩比日本當年還嚴重,日本用了二十年來消化過剩產能,還有十年才能消化掉。從去年開始中國經濟已開始重蹈日本覆轍陷入長期蕭條。
政策偏離。比如武鋼用三百億資金養豬之后,政府再批了四個新鋼鐵廠。武鋼可以將過剩的鋼胚再賣給四家新廠。四家廠建好后,連上武鋼五家一起養豬。任內批了十一個新機場,三百個新風電站,兩百個水電站,二十五個鐵軌項目,去年九月半月批了一萬億。今年一月份批了一千萬千瓦太陽能。去年開始政府已開始推動第二個四萬億,今年換屆前宣告失敗。所以李克強才反復宣布不能再有四萬億,而國資委也宣布未來三到五年是國企的嚴冬。
中國經濟已陷入全面崩潰,伴隨我們走完余生的不是中國夢,是蕭條疊加蕭條。如果非要積極樂觀地表述,那么我們的今天一定比明天更好。
五年兩個四萬億,印鈔六十六萬億,其中國企拿了二十萬億,地方政府二十萬億,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每年的實際通脹20%,全世界最高。
此為第二個危機:通脹。
兩個危機疊加就是最可怕的危機形態:滯脹。去年為配合政府的四萬億,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十八萬億。就連貴州這樣年度財政收入全國倒數的省份,當地官員竟然批了三萬億的建設項目。
第三個危機:地方政府相繼破產。
地方政府欠了共二十萬億的債務,連利息都還不上。今年六月審計署公布的報告:16個地級市負債率已超100%-即技術性破產,占36個地級市抽樣樣本的四成以上。
第四個危機:國企危機。
地方政府推動國企開展建設,去年十大虧損企業全是國企。
第五個危機:民企危機爆發。
因為大量投資通過國企完成,民企資金鏈斷裂。江浙多處地方民企聯名上書,要求給予信貸支持,無果。
第六個危機:銀行(行情 專區)。
中國十六家上市銀行,利潤占所有上市公司35%。銀行的五倍市盈率就是銀行危機的前兆,11家銀行股價跌破凈資產。今年銀監會發文要求各行守住不爆發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什么是系統性風險?就是金融海嘯;四月索羅斯在博鰲稱今年的中國處于金融海嘯前夕;六月錢荒,標志著金融海嘯正式爆發。
金融海嘯對我們的影響如何體現?肖鋼去年在達沃斯論壇稱,理財產品是個龐氏騙局。去年理財產品增長41%,今年一至五月理財產品增長130%。信托類產品連續兩年增長300%以上。錢荒的成因就是李克強在打擊銀行拆借,打擊地方政府借道理財產品籌措資金。所以,在座各位,理財產品見好就收吧。
第七個危機:股市。
08年四萬億出臺后九個月中國股市漲了95%,11年4月18日噩耗傳來,云南政府第一個宣布破產后,股市大幅震蕩下行;12年第二個四萬億,股市興奮兩個月,漲25%后一路下滑,興奮劑效果越來越差。中國股市的長期走勢都源于中央政府的重大政策,證監會等所有措施都是技術性調整。
第八個危機:地產。
地產危機來源于第二個危機:通脹。樓市資金來自逃避通脹的保值資金。北京的地產漲幅可以100%對抗通脹漲幅,上海深圳可70%對抗。過去十年房價的瘋漲是政策偏離的結果。政府看到地產泡沫危機的火山口第一反應就是找一塊大石頭壓住。但巖漿只有兩個出口,一是從地殼另外的薄弱出口爆發,導致五十個相關產業三次探底;二是大石頭被巖漿熔化。蓋了三十二塊大石頭,全被熔化。最近的一塊“國五條”,出臺當天就被熔化。
總結:放眼未來,中國經濟恰若沙漠中干渴的旅者,面前無外乎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繼續頂著烈日快速奔向遠方的水源,第二條路是找個陰涼地方歇息四周找水,等日頭下去再出發。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