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龍織造黃瑞龍:找準角色中的自己
2012-12-27
我們注意到,一直作為我國經濟“領頭羊”的廣東經濟今年一、二季度首次“落伍”了。廣州出了什么問題?——“粗放式的、靠低成本戰略獲得增長空間的模式到了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的時候。”
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廣州紡織業能否承受轉型之重,作為面料名鎮的西樵又該何去何從?
黃瑞龍:西樵紡織產業基地的亮點是一個統一供水、統一供氣和統一污水處理的綠色環保基地。
代理加工的經營模式是否還存有可持續發展性?
黃瑞龍:目前我們采取的是代理加工和自產自銷相結合的方式,今后的發展依然會采取這種模式,改變的只是兩者比例的大小......
面對風起云涌,瑞龍的堅信是:找準角色中的自己。
記者:廣州經濟目前遇到了轉型問題,“把珠江三角在資源上缺乏競爭力的那部分產業,在擴大產能時,以市場化的方式轉移到本省山區和兩翼”另一方面,將“資源消耗型和高投入的增長方式向集約型、技術型和高附加值增長方式轉變”。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您認為佛山紡織準備好了嗎?
黃瑞龍:我個人認為,廣州目前的轉型問題也是佛山紡織行業的必由之路。紡織行業對發展佛山經濟功不可沒,但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的負面影響;再一個是佛山紡織整體的技術水平與跨國公司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利潤率,有助于把佛山紡織從國際分工體系的底端地位向中上游提升。
用高新技術來發展上規模上檔次的工業區、高新技術通過資源優勢的轉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創造產業集聚的區域環境,利用產業集聚的優勢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應該是佛山紡織業實現產業轉型的長遠規劃。例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首個產業升級示范區建設項目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的啟動,西樵紡織產業基地的亮點是一個統一供水、統一供氣和統一污水處理的綠色環保基地。還有佛山紡織行業協會的成立,是為佛山紡織產業的發展搭建一個良性的溝通平臺。成立協會目的是打響行業品牌,培植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品牌企業。以上幾個方面,都顯示佛山紡織已經在做漸進式的轉型。
記者:我注意到,瑞龍有大批代理加工的業務,在以上的大環境下,許多人都會質疑這種經營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性?瑞龍今后的發展方向會有所變化嗎?請談談您的想法。
黃瑞龍:對于代理加工或自產自銷的經營模式,我認為要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問題。瑞龍在創辦之初,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穩定的生存,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作漸進式發展。至于這種經營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性,我們認為,有做銷售的必然有做加工的。代理加工的弱點是利潤較低,優點是風險較小,是一種較為保守的經營模式,但這種模式有利于保持企業的穩定,也符合瑞龍目前的發展戰略,重點是要不斷做好技術、管理和服務方面的提升。目前我們采取的是代理加工和自產自銷相結合的方式,今后的發展依然會采取這種模式,改變的只是兩者比例的大小,在保證企業穩定的前提下,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提高產銷量,最終實現“代加工——代設計——自創品牌的發展模式。
記者:面對歐美設限,開發新的技術型含量的產品也許是一個突破捷徑。方便透露一下瑞龍的研發比重占總投入的多少嗎?
黃瑞龍:面對歐美設限,其實還可以合理運用一些辦法,比如開拓歐美以外的市場,開發有特色工藝的品種等,都是可以考慮的規避歐美設限的辦法。開發新的技術型含量高的產品也是一個突破口,在這方面,我們也投入了一部分資金。我們的研發經費基本上屬于國內紡織行業的平均水平,低于國際慣例中的2%(保證生存)的標準,約占銷售額的1%。
記者:看了黃先生的個人簡歷,發現是一種典型的階梯型的發展過程,先后當過通訊員、文書、科長,現在又是瑞龍的老總,這一路走來的過程中一定有許多的喜怒哀樂,能否讓我們分享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
黃瑞龍:在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是因為我的母親。在我報名參軍時,家人和親戚有很多異議,可母親認為我必須要經歷磨練,頂住壓力堅持把我送去部隊。
雖然我也很希望去當兵,可當時母親留給我的印象卻是近乎絕情。到部隊后收到朋友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到我家三次,每一次都看到母親在默默掉眼淚。這件事讓我在感悟了藏在深處的母愛的同時也對母親的堅強和堅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我來說,這件事實際上是讓我經歷了一次內心的成長。
記者:可能是一種奇怪的巧合吧,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曾當過兵,當兵是不是奠定了堅韌持勞的基調?能給我們說說你當兵的故事嗎?從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獲?
黃瑞龍:軍營確實是一個能鍛煉人的地方,是一所無所不教的大學校。我在軍營三年,時間不長,但崗位變化頻繁,在這其間有很多的戰士和領導與我共事,他們形形色色的人生、工作經歷和部隊標準化的管理方式對現在的我影響很大。還記得在新兵連一次扔手榴彈的實彈練習,每一個戰士從準備到完成的整個過程,只有連長一個人站在身邊,我們都躲在很遠的草叢里。在練習其間發生了一個意外,一個戰士在做完了優美的準備動作后把手榴彈扔在了自己的面前。在我們這些新兵還沒反應過來之時,連長一把把這個還在發愣的戰士推倒在地,同時一腳把地上的手榴彈踢飛,手榴彈在飛到一半時爆炸,飛濺的彈片擦傷了連長的前額。這個平時嚴厲無比的連長用實際行動教育了我們,“關鍵時刻要沖的上去”。
當兵,改變了我的思想,鍛練了我的意志。讓我學會堅強、能夠吃苦耐勞。這就是我的收獲,是我一輩子值得驕傲的財富。
記者: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的人,一定是一個懷揣夢想的人,可以跟我們描述一下您的夢想嗎?或者說你想要讓自己達到的高度。
黃瑞龍:老實說,我的夢想只有一個,現在已經實現,那是小時候夢想著有一天可以成為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士。現在,我只會根據實際情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一個不會太遙遠的目標,然后踏踏實實的去干,達到這個目標后,就再設定一個。目前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結合瑞龍的團隊共同打造一個內部和諧、客戶滿意、高效率、高效益的紡織企業。
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廣州紡織業能否承受轉型之重,作為面料名鎮的西樵又該何去何從?
黃瑞龍:西樵紡織產業基地的亮點是一個統一供水、統一供氣和統一污水處理的綠色環保基地。
代理加工的經營模式是否還存有可持續發展性?
黃瑞龍:目前我們采取的是代理加工和自產自銷相結合的方式,今后的發展依然會采取這種模式,改變的只是兩者比例的大小......
面對風起云涌,瑞龍的堅信是:找準角色中的自己。
記者:廣州經濟目前遇到了轉型問題,“把珠江三角在資源上缺乏競爭力的那部分產業,在擴大產能時,以市場化的方式轉移到本省山區和兩翼”另一方面,將“資源消耗型和高投入的增長方式向集約型、技術型和高附加值增長方式轉變”。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您認為佛山紡織準備好了嗎?
黃瑞龍:我個人認為,廣州目前的轉型問題也是佛山紡織行業的必由之路。紡織行業對發展佛山經濟功不可沒,但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的負面影響;再一個是佛山紡織整體的技術水平與跨國公司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利潤率,有助于把佛山紡織從國際分工體系的底端地位向中上游提升。
用高新技術來發展上規模上檔次的工業區、高新技術通過資源優勢的轉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創造產業集聚的區域環境,利用產業集聚的優勢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應該是佛山紡織業實現產業轉型的長遠規劃。例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首個產業升級示范區建設項目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的啟動,西樵紡織產業基地的亮點是一個統一供水、統一供氣和統一污水處理的綠色環保基地。還有佛山紡織行業協會的成立,是為佛山紡織產業的發展搭建一個良性的溝通平臺。成立協會目的是打響行業品牌,培植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品牌企業。以上幾個方面,都顯示佛山紡織已經在做漸進式的轉型。
記者:我注意到,瑞龍有大批代理加工的業務,在以上的大環境下,許多人都會質疑這種經營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性?瑞龍今后的發展方向會有所變化嗎?請談談您的想法。
黃瑞龍:對于代理加工或自產自銷的經營模式,我認為要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問題。瑞龍在創辦之初,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穩定的生存,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作漸進式發展。至于這種經營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性,我們認為,有做銷售的必然有做加工的。代理加工的弱點是利潤較低,優點是風險較小,是一種較為保守的經營模式,但這種模式有利于保持企業的穩定,也符合瑞龍目前的發展戰略,重點是要不斷做好技術、管理和服務方面的提升。目前我們采取的是代理加工和自產自銷相結合的方式,今后的發展依然會采取這種模式,改變的只是兩者比例的大小,在保證企業穩定的前提下,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提高產銷量,最終實現“代加工——代設計——自創品牌的發展模式。
記者:面對歐美設限,開發新的技術型含量的產品也許是一個突破捷徑。方便透露一下瑞龍的研發比重占總投入的多少嗎?
黃瑞龍:面對歐美設限,其實還可以合理運用一些辦法,比如開拓歐美以外的市場,開發有特色工藝的品種等,都是可以考慮的規避歐美設限的辦法。開發新的技術型含量高的產品也是一個突破口,在這方面,我們也投入了一部分資金。我們的研發經費基本上屬于國內紡織行業的平均水平,低于國際慣例中的2%(保證生存)的標準,約占銷售額的1%。
記者:看了黃先生的個人簡歷,發現是一種典型的階梯型的發展過程,先后當過通訊員、文書、科長,現在又是瑞龍的老總,這一路走來的過程中一定有許多的喜怒哀樂,能否讓我們分享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
黃瑞龍:在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是因為我的母親。在我報名參軍時,家人和親戚有很多異議,可母親認為我必須要經歷磨練,頂住壓力堅持把我送去部隊。
雖然我也很希望去當兵,可當時母親留給我的印象卻是近乎絕情。到部隊后收到朋友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到我家三次,每一次都看到母親在默默掉眼淚。這件事讓我在感悟了藏在深處的母愛的同時也對母親的堅強和堅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我來說,這件事實際上是讓我經歷了一次內心的成長。
記者:可能是一種奇怪的巧合吧,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曾當過兵,當兵是不是奠定了堅韌持勞的基調?能給我們說說你當兵的故事嗎?從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獲?
黃瑞龍:軍營確實是一個能鍛煉人的地方,是一所無所不教的大學校。我在軍營三年,時間不長,但崗位變化頻繁,在這其間有很多的戰士和領導與我共事,他們形形色色的人生、工作經歷和部隊標準化的管理方式對現在的我影響很大。還記得在新兵連一次扔手榴彈的實彈練習,每一個戰士從準備到完成的整個過程,只有連長一個人站在身邊,我們都躲在很遠的草叢里。在練習其間發生了一個意外,一個戰士在做完了優美的準備動作后把手榴彈扔在了自己的面前。在我們這些新兵還沒反應過來之時,連長一把把這個還在發愣的戰士推倒在地,同時一腳把地上的手榴彈踢飛,手榴彈在飛到一半時爆炸,飛濺的彈片擦傷了連長的前額。這個平時嚴厲無比的連長用實際行動教育了我們,“關鍵時刻要沖的上去”。
當兵,改變了我的思想,鍛練了我的意志。讓我學會堅強、能夠吃苦耐勞。這就是我的收獲,是我一輩子值得驕傲的財富。
記者: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的人,一定是一個懷揣夢想的人,可以跟我們描述一下您的夢想嗎?或者說你想要讓自己達到的高度。
黃瑞龍:老實說,我的夢想只有一個,現在已經實現,那是小時候夢想著有一天可以成為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士。現在,我只會根據實際情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一個不會太遙遠的目標,然后踏踏實實的去干,達到這個目標后,就再設定一個。目前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結合瑞龍的團隊共同打造一個內部和諧、客戶滿意、高效率、高效益的紡織企業。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免责声明:上海阅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家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上海阅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回復 23753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家紡網官方微博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