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良“冬天”里尋找獵食機會
即使在冬季里依然不乏諸多既給中小企業“雪中送炭”,又能實現自身“雪中掘金”的商業機會。
兩年前的10月31日,網盛生意寶CEO孫德良經歷了他生平最難忘的一天。當他走進證監會上市答辯室時,早已“腦子一片空白”,45分鐘的答辯恍若隔世。之后,當工作人員宣告“通過”時,他已熱淚盈眶。
兩年后,當全球金融危機帶來巨大的沖擊時,曾經的那些激動和榮耀已成過往。2008年10月16日,網盛旗下醞釀已久的B2C網站——“衣服網”正式上線,標志著孫德良首次突破創業12年來一貫堅持的B2B模式。如何帶領網盛沖出成長瓶頸,正是這位掌門人眼下最緊要的任務。
在冬天中發現機會
“整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接下來的冬天會比大家想象得更長!更寒冷!更復雜!我們準備過冬吧!”7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發布了一篇名為“冬天的使命”的內部郵件。
“現在網盛受到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一直視阿里巴巴為同城競爭對手的孫德良很快就做出回應。在他看來,宏觀經濟形勢對電子商務確實有影響,但主要表現在外貿領域,而網盛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內貿領域。他甚至樂觀地認為:即使在冬季里依然不乏諸多既給中小企業“雪中送炭”,又能實現自身“雪中掘金”的商業機會。
今年6月,網盛宣布推出定價僅為1,800元的“中國供應商”服務,孫德良希望通過這一“超低價格”讓所有中小企業都可以花很少的錢實現電子商務,安全“過冬”。網盛此舉顯然是針對阿里巴巴同等業務2,800元的高價位而來,也被業界視為燃國內B2B市場價格戰的導火索。
生于1972年初冬的孫德良似乎早已習慣在冬天里的生存法則。從1997年創業到至今,他就一直伴隨著危機度過。
2001年,中國化工網與澳大利亞最大化工企業打了一場域名官司,因為正好打到中國加入WTO節點上,孫德良第一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相當于做了一場免費宣傳。兩年后,孫德良又遭遇了另一場官司: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以中化網名稱侵犯其商標權為由提起訴訟,最終孫德良沒有上次那么幸運,不但敗訴,而且還導致了赴香港上市計劃的擱淺。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沒有那兩場官司,就沒有我現在的發展。”這些創業途中的風波,不但沒有打倒孫德良,反而在他手中轉化為難得的發展機遇。他認為危機并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化險為夷,而一個公司的戰斗力也往往是從困難中磨礪出來的。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于認識,不同的認識決定了不同的行動,不同的行動決定著不同的結果,關鍵是你怎么看。”對于眼下所謂的行業冬天,他樂觀地認為危機下往往孕育著新機會,網盛也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行適當擴張。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