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業失敗故事(2)
2013-1-15
我們也付出了汗水和辛勞,這些工廠一般都在郊區,而且環境和交通都不是很好,夏天那個熱,冬天那個冷,還有一次其中一個技術“老總”被狗給咬傷小腿,很長時間不能戰斗。我右手右腿都被自行車摔骨折過。
當時不懂,只是掛了個時髦的名字,其實現在看來那其實就是商機發布和解讀的工作。事情開頭還不錯,四個月后四個人瓜分了2萬塊錢,拿著5000塊錢,心里那個興奮啊,當時真的感覺錢太好賺了,很快就揮霍一空了,說什么:千金散盡還復來。再窮不能窮朋友,再苦不能苦嘴巴。1998年畢業大學生的工資差不多是從400-600這個標準開始的。一個月1000多塊錢真是很大的一筆財富。就跟現在的4000-5000的感覺。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當時是怎么“騙”到錢的,邊學習邊創業使我們都感到身份很有分量,四個人自封四個“總”,用上了當時最時髦華麗的職位修飾詞語,儼然是未來的大亨。走到哪里都巴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什么什么總。無論到哪家企業都很能說,可能當時網絡作為一個高科技形象特別是網絡暴富的神話讓這些小企業感到網絡具備一種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的神力吧?現在從需求價值上來分析,這幫剛剛富裕起來的一部分人有著相當的精神空白需要填補,因為當時只要是名片上有個“WWW.***.COM”就立馬顯的不一樣了。
隨著業務的進一步鋪張開來,一些朋友之間的分歧逐步顯露出來,但是在利益面前小車不倒,照樣往前推著。超越朋友之間的利益斗爭、權利本位之爭變的雖表面不動聲色,實際上卻無時無處不在。
這期間我一直幻想工作室可以一直經營下去,摩擦可以化解,始終在做著維系的工作。我幾乎每天都很晚才睡覺,不規律的生活終于使本來就睡眠就不好的我就越發表現出一種歇斯底里的失眠癥狀,一個月能有十天睡好覺已經很感激,經常是半夜里醒來睡不著寫東西,心得、各種計劃、客戶訪談整理、第二天的必須落實的事情等等。直到現在我依然是白天昏沉晚上精神,當然還有更宏偉的計劃在我心中規劃著。
此時西部大開發剛剛起步,一切關于西部的都很有吸引力,為了進一步增加我們工作室的知名度,我還規劃組織一個“了解中國,服務社會”的活動,主要是騎自行車橫貫祖國東西方向,過程中聯系各種媒體進行報道,展示各地風情習俗,而我當時的設想是充分利用大環境,主要的設計是從商業目的出發廣泛的接觸各地的中小企業主和各種開發區,建立長期的聯絡數據庫,從現有知識層面來發掘一些基本問題,具體是什么問題,我也并不是很清晰、明確,因為當時那點道行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那種程度的。
年輕意氣歸意氣,我還是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為了專心管理和經營,我干脆退學了。那年我大三。有人說可惜,我說慶幸。
創業不是三兩天,選擇這個方向,你就開始選擇一個生命形式,中國目前不但對如何成材的問題的寬容度有限,而且對于年輕人的自我意志的表達的寬容度也是有限。中國人的認知結構里仍然是一種經驗模式,所以才有“成者王敗者寇”的慨嘆!現在那段決策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想來是足夠折磨人的?梢杂谩氨掣故軘常@心動魄”來形容。因為退學以后,你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社會認可你初始價值的牌照,一旦你創業失敗,那你要為彌補這個缺陷付出常人許多倍的努力、自信心。說其為慘烈亦不為過。你在一個缺少足夠寬容度的氛圍里自我設計你的個人價值,很多人是把你當傻瓜和神經病來看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壓力是巨大的。
即使你有了足夠的準備,依然防不勝防,創業的人首要的一條就是要身體健康,什么時候都要能吃能睡,具備快速修復的能力,而且性格應當足夠開朗,什么困難面前都能笑的出來。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先天條件。我的性格其實不適合創業的。這是我創業失敗的另外一個因素。
要一個不一樣的結果,首先要能夠承受過程的不一樣。而且要有粗細兩套戰略規劃。但是事情的變故可沒等我做好這些鋪墊。
正好網絡泡沫破滅之災開始降臨,我們這些網絡之上的小跳蚤首先遇到沖擊,人們突然開始懷疑網絡,業務很難進展。利益和權利加上即將畢業的真正的工作壓力,終于使工作名存實亡,1999年前后對于退學創業的學生無論如何社會是不會認可的。賺不到錢,矛盾肯定要激化。大家都想做山大王,誰都想說了算堅持下去的希望終于在大家相互抱怨誰做的多誰做的少、誰看誰不順眼的分歧中分崩離析了。
這中間的種種變故讓我從以前“天下多男人,皆兄弟之輩,天下多女人,多姊妹之群”的簡單人際觀走出來,開始重新審視人與人之間的角色和關系變化。就是在那個時候我開始變得少言寡語了,并且從大大咧咧、外表張揚的毛頭小子變成了一個懂得思考的人。我不是很會處理多方的人際關系,這是我不是創業者的致命傷。
不記得哪個哲學家說過:真正的人的自我覺悟的生命其實是從會思考那天開始的。我沒文憑,事業也丟了,我一無所有了。時鐘一般丁冬丁冬又回到原點,我想人生可能有很多的原點和輪回的。
這樣,隨著工作室的結束,我也徹底從一個學生變成了一個社會人,艱苦的馬拉松式的人生序幕才剛剛拉起來。之后我經歷了大約半年的調整,走上了找工作糊口的道路。
找工作其實就是一種職業者的角色實踐,也是創業的人生的一部分,曾經想邊打工邊創業,但還是沒能變成現實。從青島來到上海,只是很無奈和偶然的事情,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情況,讓我對創業、學習、就業、以及職業四者的角色了解更多了。
失敗之后:我不適合創業的七個證據
我時常在給自己找原因,失敗的原因其實很關鍵,這么長時間一直在一個打工者的角度上來看這段經歷,也看包括我在內的四個合伙人。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最后我得出的結論是:人在價值上絕對是分層的,從創業的角度來分析人其實是分成四類的:創業的,職業的,學習的,就業的。不一樣的人可以選擇不一樣的道路,但是必須進行職業檢測,小心小心再小心。四類人群的特點和職業出路是有差異的,很關鍵的決定因素包括精神因素、性格因素、行為因素、情感因素等四個價值因素。這當然在我進入咨詢公司之后才知道,人也是有很多的盈利模式的,比如邊打工邊創業,邊學習邊打工,邊學習邊創業等等。多樣的職業選擇社會就多一些商業的模式的,因為這些個人事業最終都要放大成社會的事業或者企業單位,而事業和企業單位的盈利模式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我們總是在學習的類型里折騰,懷著的是一顆就業的心在創業,當然要出問題,我們僅憑好玩和年輕的沖勁在做事,沒有規劃,沒有定時間進行檢討,沒有成本、積累與發展的意識,甚至有點不思進取的味道,草寇式的松散模式根本不是什么經營,那只是隨著網絡泡沫膨脹起來的小泡沫。光有點子是不成的,一個真正的創業人是要足夠耐力的,而且表現出一種步驟感和成長過程,最關鍵的是要有一種自我管理的強烈意識,主要表現是一個創業者對時間的把握能力和堅定的生活規律。我在這些方面都不具備創業的基礎條件,在創業的四個價值要素里我只具備了精神要素,而性格因素、行為因素較為缺失,情感因素也需要極大的提升。
更多的人容易變成就業者的角色,但是要變成創業者還是需要一些轉變的。
總結下來,在現象上可以歸納如下:
1、缺少長遠目標和思維高度
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知道自己最終想要什么,要達到目標需要經過那里過程,具備長遠眼光,擁有戰略意識,而作為就業者,著眼點也就是當前這兩三年,往往第一考慮的還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現有的穩定飯碗,自然不會想到太遠,也不會太高。而且,很少有就業者能進行換位思考,站到老板的角度去看考慮問題。也就造成很多就業者很難能與創業者溝通。
高不是空洞的高,是經過反復考量過后的高,是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高,是胸中有成竹的高。
2、完成工作
創業者對一件工作的完成定義是指把某件事徹底解決,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而就業者會習慣性的把工作按照天數來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時間一到心里就習慣性的想閃人,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覺得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鐘都不愿意。
很多人都抱怨老板苛刻,加班很頻繁,其實這是從創業時期就建立起來的習慣,事業就是生命,工作就是生活。
3、單個環節與整個系統
就業者接受到一個指派工作任務后,進行處理或是分解后轉交給其他同事,然后在他看來,這事就差不多算完了,反正他負責的這塊已經做完了,至于轉交出去的工作任務是否被保質保量按時間的完成了,那就不是他所要*心的范圍之內了。長此以往,許多就業者已經習慣只管自己的二畝三分地,轉交給別人的事就讓別人*心去吧。嚴重缺少整體系統概念。
你的事業是和你的視野相關的,你看的越遠,可能得到的資源越多。
4、責任
在一個企業或是公司里,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在出現事故后,老板要追查責任,大家異常統一、步調一致的互相推卸責任,極少有人會占出來承認自己工作的不足,反而都強調自己肯定是把屬于自己那個環節做好了,至于前后銜接人員所出的問題,和我一點關系也沒有。就業思維深了,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回避,然后就是設法推給別人。這樣一來,就業者也就愈加不可能從失敗和失利中學習、吸取到教訓了。其實,創業者們的成長也就是從一個個自己承擔的失敗中總結分析了問題原因所在,積累了經驗。
對于創業者,不但是個人價值,更是社會價值。
5、個人意識與聯合力量
很多的就業者腦海中都存在著個人英雄主義,總希望在一些事情上表露一下,在上司面前表表功,為了不被其他同事分攤去一些功勞,所以有時候就會冒著一定的風險(當然是以公司的資源為成本的了)一個人單槍匹馬干點什么出來,當然,要是出了漏了,最后還得是公司承擔,很少有就業者們會從降低成本及風險、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來,去主動聯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項任務,這個個人英雄主義有時候是要害死人的。
對社會資源的把握也很關鍵。
6、成本概念
作為創業者,每一分錢的支出都會算作是成本,省下來的就是利潤,所以,精打細算是許多老板的習慣性思維和動作,這是從創業過程中養成的習慣,絕對不是一個“摳”字能概括得了的。而就業們卻是大方的很,反正公司的資產是老板的,又不是自己的,浪費點也不是割自己的肉,只是自己工作方便順手,浪費點又算什么,以至于許多就業者在自己創業的時候,還改變不了在就業時養成的大手大腳的習慣。
創業就是勤儉持家,我現在才慢慢改變大手大腳的習慣。
7、辦事一條線
條條大路通羅馬,完成工作一定不止一種方法,但就業者長期工作生涯下來,已經習慣了用單一思維去考慮問題,A事就用A類解決辦法,B事就用B類解決辦法,很少會去用超越性的思維來從多角度多方向來討問題的解決思路。
當時不懂,只是掛了個時髦的名字,其實現在看來那其實就是商機發布和解讀的工作。事情開頭還不錯,四個月后四個人瓜分了2萬塊錢,拿著5000塊錢,心里那個興奮啊,當時真的感覺錢太好賺了,很快就揮霍一空了,說什么:千金散盡還復來。再窮不能窮朋友,再苦不能苦嘴巴。1998年畢業大學生的工資差不多是從400-600這個標準開始的。一個月1000多塊錢真是很大的一筆財富。就跟現在的4000-5000的感覺。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當時是怎么“騙”到錢的,邊學習邊創業使我們都感到身份很有分量,四個人自封四個“總”,用上了當時最時髦華麗的職位修飾詞語,儼然是未來的大亨。走到哪里都巴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什么什么總。無論到哪家企業都很能說,可能當時網絡作為一個高科技形象特別是網絡暴富的神話讓這些小企業感到網絡具備一種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的神力吧?現在從需求價值上來分析,這幫剛剛富裕起來的一部分人有著相當的精神空白需要填補,因為當時只要是名片上有個“WWW.***.COM”就立馬顯的不一樣了。
隨著業務的進一步鋪張開來,一些朋友之間的分歧逐步顯露出來,但是在利益面前小車不倒,照樣往前推著。超越朋友之間的利益斗爭、權利本位之爭變的雖表面不動聲色,實際上卻無時無處不在。
這期間我一直幻想工作室可以一直經營下去,摩擦可以化解,始終在做著維系的工作。我幾乎每天都很晚才睡覺,不規律的生活終于使本來就睡眠就不好的我就越發表現出一種歇斯底里的失眠癥狀,一個月能有十天睡好覺已經很感激,經常是半夜里醒來睡不著寫東西,心得、各種計劃、客戶訪談整理、第二天的必須落實的事情等等。直到現在我依然是白天昏沉晚上精神,當然還有更宏偉的計劃在我心中規劃著。
此時西部大開發剛剛起步,一切關于西部的都很有吸引力,為了進一步增加我們工作室的知名度,我還規劃組織一個“了解中國,服務社會”的活動,主要是騎自行車橫貫祖國東西方向,過程中聯系各種媒體進行報道,展示各地風情習俗,而我當時的設想是充分利用大環境,主要的設計是從商業目的出發廣泛的接觸各地的中小企業主和各種開發區,建立長期的聯絡數據庫,從現有知識層面來發掘一些基本問題,具體是什么問題,我也并不是很清晰、明確,因為當時那點道行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那種程度的。
年輕意氣歸意氣,我還是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為了專心管理和經營,我干脆退學了。那年我大三。有人說可惜,我說慶幸。
創業不是三兩天,選擇這個方向,你就開始選擇一個生命形式,中國目前不但對如何成材的問題的寬容度有限,而且對于年輕人的自我意志的表達的寬容度也是有限。中國人的認知結構里仍然是一種經驗模式,所以才有“成者王敗者寇”的慨嘆!現在那段決策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想來是足夠折磨人的?梢杂谩氨掣故軘常@心動魄”來形容。因為退學以后,你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社會認可你初始價值的牌照,一旦你創業失敗,那你要為彌補這個缺陷付出常人許多倍的努力、自信心。說其為慘烈亦不為過。你在一個缺少足夠寬容度的氛圍里自我設計你的個人價值,很多人是把你當傻瓜和神經病來看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壓力是巨大的。
即使你有了足夠的準備,依然防不勝防,創業的人首要的一條就是要身體健康,什么時候都要能吃能睡,具備快速修復的能力,而且性格應當足夠開朗,什么困難面前都能笑的出來。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先天條件。我的性格其實不適合創業的。這是我創業失敗的另外一個因素。
要一個不一樣的結果,首先要能夠承受過程的不一樣。而且要有粗細兩套戰略規劃。但是事情的變故可沒等我做好這些鋪墊。
正好網絡泡沫破滅之災開始降臨,我們這些網絡之上的小跳蚤首先遇到沖擊,人們突然開始懷疑網絡,業務很難進展。利益和權利加上即將畢業的真正的工作壓力,終于使工作名存實亡,1999年前后對于退學創業的學生無論如何社會是不會認可的。賺不到錢,矛盾肯定要激化。大家都想做山大王,誰都想說了算堅持下去的希望終于在大家相互抱怨誰做的多誰做的少、誰看誰不順眼的分歧中分崩離析了。
這中間的種種變故讓我從以前“天下多男人,皆兄弟之輩,天下多女人,多姊妹之群”的簡單人際觀走出來,開始重新審視人與人之間的角色和關系變化。就是在那個時候我開始變得少言寡語了,并且從大大咧咧、外表張揚的毛頭小子變成了一個懂得思考的人。我不是很會處理多方的人際關系,這是我不是創業者的致命傷。
不記得哪個哲學家說過:真正的人的自我覺悟的生命其實是從會思考那天開始的。我沒文憑,事業也丟了,我一無所有了。時鐘一般丁冬丁冬又回到原點,我想人生可能有很多的原點和輪回的。
這樣,隨著工作室的結束,我也徹底從一個學生變成了一個社會人,艱苦的馬拉松式的人生序幕才剛剛拉起來。之后我經歷了大約半年的調整,走上了找工作糊口的道路。
找工作其實就是一種職業者的角色實踐,也是創業的人生的一部分,曾經想邊打工邊創業,但還是沒能變成現實。從青島來到上海,只是很無奈和偶然的事情,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情況,讓我對創業、學習、就業、以及職業四者的角色了解更多了。
失敗之后:我不適合創業的七個證據
我時常在給自己找原因,失敗的原因其實很關鍵,這么長時間一直在一個打工者的角度上來看這段經歷,也看包括我在內的四個合伙人。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最后我得出的結論是:人在價值上絕對是分層的,從創業的角度來分析人其實是分成四類的:創業的,職業的,學習的,就業的。不一樣的人可以選擇不一樣的道路,但是必須進行職業檢測,小心小心再小心。四類人群的特點和職業出路是有差異的,很關鍵的決定因素包括精神因素、性格因素、行為因素、情感因素等四個價值因素。這當然在我進入咨詢公司之后才知道,人也是有很多的盈利模式的,比如邊打工邊創業,邊學習邊打工,邊學習邊創業等等。多樣的職業選擇社會就多一些商業的模式的,因為這些個人事業最終都要放大成社會的事業或者企業單位,而事業和企業單位的盈利模式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我們總是在學習的類型里折騰,懷著的是一顆就業的心在創業,當然要出問題,我們僅憑好玩和年輕的沖勁在做事,沒有規劃,沒有定時間進行檢討,沒有成本、積累與發展的意識,甚至有點不思進取的味道,草寇式的松散模式根本不是什么經營,那只是隨著網絡泡沫膨脹起來的小泡沫。光有點子是不成的,一個真正的創業人是要足夠耐力的,而且表現出一種步驟感和成長過程,最關鍵的是要有一種自我管理的強烈意識,主要表現是一個創業者對時間的把握能力和堅定的生活規律。我在這些方面都不具備創業的基礎條件,在創業的四個價值要素里我只具備了精神要素,而性格因素、行為因素較為缺失,情感因素也需要極大的提升。
更多的人容易變成就業者的角色,但是要變成創業者還是需要一些轉變的。
總結下來,在現象上可以歸納如下:
1、缺少長遠目標和思維高度
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知道自己最終想要什么,要達到目標需要經過那里過程,具備長遠眼光,擁有戰略意識,而作為就業者,著眼點也就是當前這兩三年,往往第一考慮的還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現有的穩定飯碗,自然不會想到太遠,也不會太高。而且,很少有就業者能進行換位思考,站到老板的角度去看考慮問題。也就造成很多就業者很難能與創業者溝通。
高不是空洞的高,是經過反復考量過后的高,是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高,是胸中有成竹的高。
2、完成工作
創業者對一件工作的完成定義是指把某件事徹底解決,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而就業者會習慣性的把工作按照天數來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時間一到心里就習慣性的想閃人,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覺得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鐘都不愿意。
很多人都抱怨老板苛刻,加班很頻繁,其實這是從創業時期就建立起來的習慣,事業就是生命,工作就是生活。
3、單個環節與整個系統
就業者接受到一個指派工作任務后,進行處理或是分解后轉交給其他同事,然后在他看來,這事就差不多算完了,反正他負責的這塊已經做完了,至于轉交出去的工作任務是否被保質保量按時間的完成了,那就不是他所要*心的范圍之內了。長此以往,許多就業者已經習慣只管自己的二畝三分地,轉交給別人的事就讓別人*心去吧。嚴重缺少整體系統概念。
你的事業是和你的視野相關的,你看的越遠,可能得到的資源越多。
4、責任
在一個企業或是公司里,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在出現事故后,老板要追查責任,大家異常統一、步調一致的互相推卸責任,極少有人會占出來承認自己工作的不足,反而都強調自己肯定是把屬于自己那個環節做好了,至于前后銜接人員所出的問題,和我一點關系也沒有。就業思維深了,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回避,然后就是設法推給別人。這樣一來,就業者也就愈加不可能從失敗和失利中學習、吸取到教訓了。其實,創業者們的成長也就是從一個個自己承擔的失敗中總結分析了問題原因所在,積累了經驗。
對于創業者,不但是個人價值,更是社會價值。
5、個人意識與聯合力量
很多的就業者腦海中都存在著個人英雄主義,總希望在一些事情上表露一下,在上司面前表表功,為了不被其他同事分攤去一些功勞,所以有時候就會冒著一定的風險(當然是以公司的資源為成本的了)一個人單槍匹馬干點什么出來,當然,要是出了漏了,最后還得是公司承擔,很少有就業者們會從降低成本及風險、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來,去主動聯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項任務,這個個人英雄主義有時候是要害死人的。
對社會資源的把握也很關鍵。
6、成本概念
作為創業者,每一分錢的支出都會算作是成本,省下來的就是利潤,所以,精打細算是許多老板的習慣性思維和動作,這是從創業過程中養成的習慣,絕對不是一個“摳”字能概括得了的。而就業們卻是大方的很,反正公司的資產是老板的,又不是自己的,浪費點也不是割自己的肉,只是自己工作方便順手,浪費點又算什么,以至于許多就業者在自己創業的時候,還改變不了在就業時養成的大手大腳的習慣。
創業就是勤儉持家,我現在才慢慢改變大手大腳的習慣。
7、辦事一條線
條條大路通羅馬,完成工作一定不止一種方法,但就業者長期工作生涯下來,已經習慣了用單一思維去考慮問題,A事就用A類解決辦法,B事就用B類解決辦法,很少會去用超越性的思維來從多角度多方向來討問題的解決思路。
回復 239176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紫羅蘭加盟商王振寨的生意經
三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他用短短的三年開創了一生漫長輝煌的事業,與紫羅蘭攜手并肩,在福州,遍灑芬芳,雖然紫羅蘭品牌在福州...
家紡加盟 如何挑選加盟品牌
加盟品牌家紡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會讓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在加盟品牌家紡事,選擇一個優秀的...
馨而樂加盟商王方:用快樂經營
2011年9月,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馨而樂家紡終于在我的宜賓開業了,截至12月31日在短短五個月時間,我們累積實現了...
凡語家紡加盟商專訪
她,是個非常誠實的商人,用一顆最真摯善良的心影響著身邊的每個人。也許在很多消費者的眼里,商人總是處于“奸”的位置上,因此...
2012選擇加盟品牌要注意什么?
目前,形形色色的連鎖加盟項目層出不窮!巴顿Y5千元輕松做老板”、“驚喜項目一天賺1萬”、“年薪百萬誠邀加盟”……面對如此...